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执政为民: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4日08:28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也渗透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重视民众和为民谋利的闪光思想。

  综观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以下两层涵义:一是民为邦本,意为人民是国家政治统治的根本;二是安民抚民,统治者应该实行“安民”、“利民”、“养民”、“

爱民”、“顺民”的执政方针,在实践层面上实行“重民”政策。

  中国共产党将“执政为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对执政党根本作用与时俱进的科学定位。在社会基储时代背景、现实意义、本质内涵、功能价值等诸方面,“执政为民”思想都是对“民本”传统的崭新超越。为了澄清“民本”传统与“执政为民”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在深入分析“民本”传统的实质和准确把握“执政为民”本质内涵的基础上,认真探究并揭示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为民”思想对“民本”传统的新飞越。

  执政为民:从工具维度到目的维度的新飞越

  中国共产党源于人民,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为民”作为“执政”的目的,清晰地展示出一种目的理性。因此,“执政为民”思想相对于“民本”传统而言,是从工具之维到目的之维的崭新飞越。

  “执政为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承载的历史使命,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作用的认识。党的一切活动都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是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而且明确揭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价值活动的主体,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愿望的社会意志,代表了由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愿望所驱动的历史潮流。

  执政为民:从个体维度到集体维度的新飞越

  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实践了这一理论观点,彻底改变了“立君牧民”的旧式传统,以宪法和党章的形式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确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和集体政治意志。

  中国共产党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要求全体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大限度地满足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此可以看到,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已经超越了个体党员干部的良好意愿和个人行为,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的根本。这是新时期党的“执政为民”思想与传统社会个别“重民”善举的本质区别,也是对“民本”传统的飞越。

  执政为民:从为民作主到建构社会主义民主的新飞越

  “民本”思想没有也不可能论证政治权力的主体与政治权力的来源,这恰恰是民主政治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在传统民本政治中,统治者永远是政治行为的主体,而民众只是被动接受恩施的客体。这与现代民主社会“平等”、“自由”、“权利”等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马克思在分析小农阶级的特点时指出:“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头上的权威,是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这是对专制政治下普遍存在的君民关系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国“民本”政治实质的生动解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其中,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实质。这一原则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得以保证和实现,并具体体现在党的“执政为民”的执政思想和治理理念中。可以说,“执政为民”是确保“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的要义所在。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和最终追求,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制度不断强化“执政为民”的实践,保证人民和谐幸福地生活,自由全面地发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价值内核。(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