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金周各地餐饮格外红火(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4日09:44 扬子晚报
  徐州:一饣它汤传千年

  饣它(音读sha)汤是徐州人的骄傲,也是徐州市唯一蝉联3届“中华名小吃”的早点。传说饣它汤为徐州祖先彭祖所烹制,原叫“雉羹”。它是我国食补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历代皇帝更将雉羹视为珍品。后被乾隆皇帝赐名“饣它汤”。记者清晨5时,来到有百年历史的老马市街饣它汤店,它现改名为先锋饭店。
黄金周各地餐饮格外红火(组图)
吃饣它汤的食客们多投入。

  天空漆黑一片。当记者不停地打着哈欠走进灯火通明的先锋饭店时,看到熬汤的师傅正在炉灶前汗流满面地工作着。他说已熬制20个小时的汤马上就好了。看着记者惊讶的表情,站在一边的郭新良经理说,饣它汤要从头一天的中午11时左右开始熬制,制作饣它汤的主料有老母鸡、猪肘子、猪大骨、麦仁等,配料有大茴、丁香、豆蔻、白芷、肉渣、葱、姜、胡椒等13个品种以及16种中草药的小料,须用紫柳木制作的锅烧制。在饣它汤的熬制过程中,师傅还要时刻掌握火候和时间。就在记者到达的2小时前,烧饣它汤师傅已经把主料从锅中捞出来,拆骨把肉打成肉泥,并与各种配料一起下锅。慢慢的,一股浓浓的饣它汤香味从锅里飘出来,溢满整个饭店。

  6时左右,天刚蒙蒙亮,陆陆续续的徐州市民开始到饭店吃早点。200多平方米的大厅渐渐坐满吃早点的人,有全家一起来的,有晨练归来的,还有许多人带着锅、盆盛饣它汤回家的。售票处、盛饣它汤处及煎包、八股油条摊前,都排着近10米的队伍。

  90多岁的陈老先生夫妇正在品着饣它汤。他们的儿子告诉记者,老父亲喝了一辈子饣它汤,老母亲自嫁到陈家后,也养成喝饣它汤的习惯。由于城市拆迁,父母搬到离这很远的地方居住,他们兄妹几个平时工作忙,无暇带老人来喝,这两天长假,兄妹三个一商量,决定让老人一饱口福。说着,陈老先生的儿子忍不住笑了。9时,郭经理告诉记者,花20小时熬制的1500多碗饣它汤已销售一空。汪小秋瞧,

  扬州:百年“富春”生意火

  “来喽,刚出笼的三丁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正宗老富春,请慢用!”记者一早来到扬州著名的百年老字号“富春茶社”,此时老店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别看现在还早,做面点的师傅最早的已经忙了几个钟头了,现在南来北往的人都认‘富春’这块牌子,实际上在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有太多的艰辛!”“富春茶社”的掌门人彭书记带记者绕过热闹的大堂、装饰典雅的包间,径直来到“后台”操作间,让记者多采访采访为富春事业出力流汗的师傅们。

  今年52岁的张春兰是个在富春干了30多年的“老富春”,她的职务是富春白案技术总监、特级面点师、淮扬菜烹饪名师,可在记者面前,笑容可掬的张大师就是一个邻家大妈。“30年了,天天都是4点多一点起床,5点钟就到店里了,和面,做包子,包饺子,包烧卖,做油糕,6点钟要保证供应早市,真紧张啊,忙得连泡茶的工夫都没有!”爽快的张大师告诉记者,自己是上世纪70年代到富春的,做白案的从当时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个人,百年老富春就是每天这样争时间抢速度发展壮大的。

  张春兰向记者介绍,富春从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很多,如一块千层油糕,竟要走一个长达数小时的复杂工序。做手艺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老字号更是要兢兢业业,稍一大意就有可能“砸牌子”。陈咏

  苏州:“零拷”散酒分外香

  长假来临,散装酒的香味渐渐在苏州街头浓起来。记者上午来到老苏州人颇为熟悉的百年老字号“元大昌”,去感受那别样的酒香。
黄金周各地餐饮格外红火(组图)
图为“元大昌”柜台前挤满了前来“拷”酒的顾客。

  “元大昌”坐落在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附近的一条巷子里,门面不大,装潢显得有些陈旧。记者到达的时间是早上8点半,发现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空瓶的顾客已陆续入店,营业员便分头忙了起来。店里师傅周兴根说,他今天6点45来开门,已经有十来个老顾客像往常一样蹲在店门口等待“拷”酒。“苏州人把零买酒叫做‘拷’酒,”他笑着解释道。每个早晨他来开门的时候,“两三百块钱生意就等于已经做好了。”

  环顾店堂四周,这里除了做散装酒生意外,还搭售一些瓶装酒,并兼营矿泉水、冷饮等杂货。柜台依旧是老式的,抬头可见非常醒目的“元大昌绍酒栈”匾额。这几个字正是“元大昌”最初的店名。据介绍,元大昌酒店始创于1896年,当时,这家店主要销售散装绍兴黄酒,提供“堂吃”服务,如今,“零拷”散装酒已成了苏州的一大特色。一位78岁的潘老伯从山塘街转乘了几趟公交车来到这里“拷”酒,他总共“拷”了1.9元/500ml的“善酿”5斤,外加一袋烧菜的料酒。他十几年来就喝这一种黄酒。“这里的料酒也相当不错,做起红烧肉来香得不得了!”不少老顾客买完酒后先寄存在店里,等逛完观前街再拿回去。

  记者注意到,陈列在柜台的各种瓶装酒中,XO等洋酒也赫然在列。“元大昌”的经理卞国甲说,前几年盛行喝洋酒,觉得好卖也进了一些货,谁知现在又不吃香了,摆了很久也没卖出去,正准备撤架呢!周晓青

  镇江:难舍故乡“老宴春”

  记者节日来到创办于1890年的宴春酒楼(又称“老宴春”),只见老店所在地人民街停满了各种车辆,前来品味宴春茶点的宾客络绎不绝。

  素以蟹黄汤包、肴肉和白汤大面等特色早点闻名于世的老宴春,尽管历经沧桑,但生意一直红火。尤其是今年以来,每逢节假日生意格外火爆。在二楼“龙凤呈祥”大厅门口,一位73岁高龄的严老先生和他71岁的刘姓老伴刚刚吃完早点,两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离开镇江50年在天津退休生活,这次回来就是想找当年的“老宴春”,尝一尝他们终身难忘的宴春早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宴春茶点的外卖也十分火爆,肴肉和汤包被整扎整扎地拎走,他们中除了到外地探亲访友的镇江人外,更多是慕名而来的外地人。老宴春总经理周兰英告诉记者,为了国庆长假让所有来老宴春的宾客心满意足,饭店里的30名大厨全部加班加点。前几天她接到电话,有一批解放初期到台湾的镇江籍老乡,将结伴来宴春品尝早点,他们已做好了接待准备。王致同张凌发万凌云

  无锡:“江南一绝”酱排骨

  记者这两天在无锡百年老店“三凤桥”看到,从早晨7点开始,前来购买酱排骨的人便络绎不绝,大厅内挤满了人,七八个销售窗口都排起了长队。
黄金周各地餐饮格外红火(组图)
图为酱排骨外卖窗口前顾客排起长队。

  无锡排骨为何如此有名?相传是济公和尚为了报答三凤桥肉庄老板的施舍,献出配方烹制而成。“无锡肉骨头”连同美丽的民间传说,使三凤桥肉骨头百年不衰,以色泽酱红、香味浓郁、骨酥肉烂的独特风味而驰名中外,成为“江南一绝”。三凤桥肉庄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尧明先生告诉记者,酱排骨以前都是现烧现卖,时间很短,后来亚运会期间,他们根据组委会要求采用真空包装,将排骨销售到了北京,名气大振,最高销售量一天1000多万元。经过长期的调查,他们增多了酱排骨的香料品种,在保持了无锡地方特色口味的基础上淡化甜味,目前他们已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一个新的酱排骨基地,准备打开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市场。但胡董事长也坦承,目前国内没有几家猪肉基地可供出口,他们出口酱排骨的原料来源很紧缺。季娜娜 王璟

  常州:“人满为患”糕团店

  位于常州市中心官保巷的常州糕团店,连日来从早晨七八点到晚上八点一直“人满为患”。这家百年老字号的小吃店是常州最大的苏式糕团店,记者细细数一下,大约20张大小桌子,张张座无虚席,近百位市民正在大快朵颐。糕团店里的3个窗口前,依次排着两条等待购买的“长龙”,有不少人还站着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松糕、汤团、重阳糕、马蹄苏、龙凤金团等小吃。
黄金周各地餐饮格外红火(组图)
即使到了晚上七八点,常州糕团店前依然客流不断。

  “掌门人”何国庆告诉记者,从1927年成立以来,小吃店的知名度在常州家喻户晓,目前有近90种地方各式风味小吃,除了主打的苏式糕团,还有“四喜汤团”、“五色方糕”、“八宝饭”、“莲心夹沙重阳糕”、“朱伯记鸡汤菜肉汤团”等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这些食客中,有一部分是国庆从外地回乡的本地人。”何国庆说,地方特色蕴含浓浓的乡情,很多人情不自禁前来“回味”,临走还不忘带上一份。

  昨天,小吃店一天营业额就达到了3万多元,是平时的两倍,其中汤圆、朱伯记一天外买就有100多份,而六七日期间的预定已有300多份。杨勇 战斗 双庆 肖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