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5日03: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记者 徐元锋 10月2日正是农家的大忙时节,白花花的日头里凉风习习,真个是秋收的好天气!家住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哈拉哈村朱家洼子屯的朱艳辉、朱文强姐弟俩心里格外敞亮———羊圈里晌午刚产下两头羊羔子,14亩大田里的苞米正等着去收。姐弟俩胡乱扒拉了几口午饭,就开着自家的三轮车下地了。 朱家姐弟俩是村里响当当的“致富示范户”,这顶帽子可不白给!朱艳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4亩苞米能收1万多斤,按1斤0.5元的价格算,自家地里一茬玉米就能赚个五六千块!弟弟文强平时在建筑工地拉沙子,再加上养羊的收入,一年往少了算也得两万多。 可是就在两年前,朱家的苞米地还是撂荒地,家里墙倒屋塌,穷得丁当响。那时的他们也有一顶远近闻名的帽子:“上访专业户”———从1991年开始上访,市里、省里、北京闹个遍,“每天起来就想上访的事,哪有心思过日子?” 是什么促成了朱文强一家从“上访专业户”到“致富示范户”的转变呢? 艰难上访 话还得从10多年前说起。1989年,农民朱国学、刘瑞芹夫妇发现,自己家里七口人,却缴了八口人的农业税,夫妻俩到县里反映未果,决定拒不上缴!几个月后,家里的物什被法院“强制执行”了个精光。从1991年开始,朱家开始了长达12年的上访之路。他们多次到省里、北京反映情况,先后服毒达8次之多,成了全国闻名的“上访专业户”。 2000年1月8日,朱国学夫妇双双喝农药自杀!朱艳红、朱艳辉、朱文强姐弟三个继续上访。一次,他们因为不满意市里信访办的答复,把信访办的牌子摘下来扛到了自己家里。2003年3月5日,朱文强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怀揣汽油、打火机的他准备在天安门前自焚,幸亏被及时制止,避免了又一场悲剧。 10多年的辛酸上访路,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在姐弟仨的心里凝成了坚冰,失望、怀疑、对立,使朱家陷入困境。 但是,一项名为“联民岗”的措施使朱家重获生机———从2002年起,阜新市委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了“一人双岗”活动:每个干部除了自身的工作岗位之外,还要有一个“联民岗”,以密切联系群众,听民声、帮民难、解民忧、助民富。朱家成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主管信访的副书记、公安局局长于洋的“联民岗”。 遇见亲人 2003年3月18日下午,踏着寒春小雪,于洋敲响了朱家的大门。这个38岁的县委副书记坐到光秃秃的炕上,说是和朱家结成了帮扶对子。 朱艳辉将信将疑:“我们告的官比你还大,你管得了吗?” “如果问题属实,我和你一块去告状!”于洋的话题一转:“眼下是先把日子过起来。”“我们要的是理!”朱艳辉不依不饶。 “要理不也是为了踏踏实实过好日子吗?”于洋的话四两拨千斤,也落到朱家姐弟心窝子里了,“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呀!”结果,朱家姐弟破天荒地和“政府的人”唠了两个多小时。细心的朱文强发现这个领导不一样:没有架子,讲话实在,有耐心听自己絮叨,还爽利地一口气喝干了埋汰(脏兮兮意———记者注)杯子里的水!“以后叫我‘于哥’就行了!”临走时副书记告诉姐弟仨。“于哥”看样子是好人,但不知说话算数不?朱艳辉心里寻思:“先听他的,在家呆几天,等等看。” “于哥”真是好样的!没过几天,他找来人和几个乡亲一道,帮朱家修葺了屋顶,粉刷了墙面,铺上了红砖,院子里倒塌的花墙也重建起来。一转眼,朱家变样了。于洋每星期都要来朱家一趟,嘘寒问暖,朱艳辉觉得他“比自己的亲哥都强”。家像个样子了,心也就收住了,朱家姐弟渐渐愿意和外界接触了,笑脸也多了起来。于洋又给朱家盖起了崭新的羊舍、猪舍,还从县扶贫办争取来10只小尾寒羊———这品种好养活,8个月出栏,一只能卖到300多块!在于洋的帮助下,朱文强也在县里工程队找了个活。 云开雾散 2003年的“五一”,于洋放心不下朱家姐弟,又前去看望。朱艳辉第二天打来电话,生气地说:“你对我们这么好,我们背着你去上访,还叫人吗?” 朱文强想买辆三轮车跑运输,于洋帮忙办了手续。买车后朱家生活困难了,于洋从家里拿来1500元;朱家垫羊圈缺沙土,于洋联系来两大车粉煤灰;羊群草料接不上,于洋送来3公斤紫花苜蓿草籽!现在朱家的羊已经有40多只了;朱艳红在于洋的参谋下找了对象、结了婚;朱艳辉成了村里200多户人家的“片长”,还成了入党积极分子! 朱艳辉在写给县里的感谢信中说:“虽然不会用什么好的语言来描述他(于洋),但在那一段时间里真叫我感动。他使我思想上有了转变,心情上有了好转,精神上有了力量,心里有了支柱。他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使我们体会到了党的温暖。”朱文强深情地对记者说:“他是我们的再造父母!” 10月2日,在朱家收拾一新的屋子里,于洋拿着朱文强特意煮的咸鸭蛋,边嚼着院里拔的新葱边告诉记者:“对待上访群众要有四心:爱心、耐心、细心、真心,就像市委王琼书记说的‘春风化雨’。凭着这一点,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上访问题!”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05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