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旧楼没电梯几年难出一次门如困“牢笼”老人好想晒太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5日10:44 大洋网-广州日报
旧楼没电梯几年难出一次门如困“牢笼”老人好想晒太阳(图)
不少老人都面临上下楼难的困扰。记者胡亚平、涂岚摄

  新闻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迈进了老龄化社会。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4亿多,占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多。老年人多患心脑血管、骨质疏松、老年期痴呆等病,往往行走困难,甚至要靠轮椅代步,生活非常不便。

  假日期间,珠三角的老人们生活得怎样呢?本报记者在佛山、江门、东莞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由于上世纪中后期建成的房子多为9层以下,没有电梯,居住在这些房子里的众多体弱多病又与儿女分居的老人举步维艰,不少老人甚至几年都没有下过一次楼,原来温馨的房子如今已成为他们的“牢笼”。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珠三角各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不少基层社区已经在思考行之有效的对策。为此,本报特推出本专题,希望让更多困守在高楼内的老人走出“牢笼”,重新沐浴在阳光之下,沐浴在邻里的温暖之中。本专题策划:李永强文/记者杨迎春、胡亚平、涂岚、周颖

  个案:住房没电梯母亲居家像“坐牢”

  东莞陈阿婆:下一次楼要三四个人抬

  “毫不夸张地说,因为没有电梯,我母亲住在这里就像在‘坐牢’。”家住东莞市莞城区的蔡女士说。

  她的母亲陈阿婆今年已经90多岁,3年前,老人因为一次中风导致左半身偏瘫,从此再也不能独立行走,终日与轮椅为伴。

  老人跟儿子一家住在莞城一栋住宅楼的四楼,楼房是将近10年前建的,总共7层,没有电梯。据蔡女士讲,老人中风之前,身体还很硬朗,腿脚都还灵便,每天几次上下四楼,基本不用人帮忙。可是,自从中风偏瘫之后,上下楼对于老人来说便成了“天大的事”。

  蔡女士说,老人每次上下楼,至少得3个有力气的人一起去抬———老人自身体重110多斤,轮椅重40多斤,没有3个人怎么抬得动?本来刚开始的时候,老人上下楼是用人背的,可两次背下来,老人就叫胳膊腿儿给拽得痛,于是就不敢背了,改作连轮椅一块抬,这样老人会舒服些。

  楼道窄,每次连着轮椅抬上抬下,一路得歇上好几次。每年去茶楼给老人过生日,得等家里身强力壮的几个小伙子到齐了,才敢去抬老人。平时,大家都去上班了,家里只有一个保姆陪着老人,只能在阳光好的时候把老人推到阳台上晒晒太阳,根本不可能推老人到楼下走走,看看楼下的花草,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三年来,老人下楼的次数不超过10次。“所以我说,我母亲现在就像在‘坐牢’!”蔡女士说。

  她说,老人虽然在中风后语言也受了影响,说话不甚清晰,但她脑子是清醒的,每次看到他们满头大汗地抬她,她也很不忍心,总说“歇歇”、“歇歇”。平日里,她从来不提让他们抬她到楼下看看。而一旦下了楼,她眼睛张得大大的,看什么都很高兴。“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们心里也都不好受。”蔡女士说。

  前几天,老人在洗澡时摔了一跤,腿骨骨折,家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老人抬下四楼,送去医院。

  佛山刘婆婆:周末才有机会下楼走一走

  家住佛山普君街道附近的刘婆婆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和儿女一起住,但是由于白天他们都上班了,自己腿脚不方便,下5楼很困难,到了晚上又不好意思麻烦儿女陪自己上上下下的,因此现在差不多是每个周末才有机会下去走一走,平常只能坐在阳台上,但其实她非常希望能够多一点下来走走。

  江门王伯:下楼时摔倒卧床6年

  国庆假期到了,江门市各大公园、游乐场等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一些刚退休的工人,组织在一起,在公园里唱粤曲,而对于居住在港口二路美景里的陈婆婆来说,则难以再去唱粤曲了。去年,70岁的陈婆婆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难以上下楼,只能整天呆坐在家里。据介绍,在这个小区,像陈婆婆的例子还有不少,这个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都是7、8层住宅,许多退休工人居住在这里,他们到了70多岁,行动不方便,只能整天呆在家里了。

  6年前的一天,90岁的江门老人王立勤想到北湖公园散散步,下楼时,突然足底一滑,失足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当时就跌坏了右大腿骨,被送到医院紧急治疗。

  从此,王立勤老人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六年,为了给老人治病,他的今年已经74岁高龄的儿子王守仁,把烟酒都戒了,自己全部退休金都花在父亲身上。每天都拖着年老体衰的身体,服伺父亲。

  王守仁谈到,“自己家一直住在没有电梯的楼房,因为退休工资不高,所以没钱买新楼,想不到老父亲竟然遭遇到这样的横祸,真希望父亲能够痊愈!”

  对策:推行“居家养老”邻里相互多探望

  佛山:“居家养老”解决出行难

  佛山市升平街道社区的一名义工告诉记者,现在不少老人申请义工服务都是要求义工帮助他们下楼转一转,其他的需要反而不多。但是由于义工人数有限,很多时候都不能满足老人们的需要,

  据佛山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佛山市有老人40余万人,而一套帮助老人实现“居家养老”的社区生活新模式正准备以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作为试点铺开,今后将在各街道社区建立以日托护理服务和上门护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体系,主要根据老人需求提供生活服务、家政服务、精神文化三大类服务。服务内容包括送饭、洗澡、洗衣、巡视、巡诊、陪送看病、清洁卫生、康复锻炼等,包括帮助老年人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东莞:居民每天探望邻居老人

  莞城的北隅社区是个老人比较集中的社区,社区内的兴隆居民小组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400人左右,他们大多是那里的老住户,生在那儿长在那儿,一住几十年。

  据居民小组组长叶笑萍介绍,这里的老人们大多住在平房或者楼房的一层,也有一些住在楼上。早在十几年前,当时的居委会就注意到了这里独居老人日渐增多这个现象,想方设法帮助他们。

  居民中有不少热心的人,常帮居委会做些联络居民的事。居委会将他们登记造册,组成本辖区的居民积极分子队伍,请他们平日帮忙多留心、关注邻家或者楼上楼下的老人们。每天,他们经过邻家老人的家门,都会敲敲门进去看一看,看老人身体有什么不舒服,有什么需要帮忙做的。老人病了,帮忙熬一熬药;老人身体不舒服了,回家煮碗稀饭送过去。叶笑萍说,这个办法很有效。

  江门:建低楼层老人院

  江门市民政局老龄办张主任告诉记者:“我们注意到老人们住在没有电梯的楼房,上下楼确实很不方便。部分老人搬出去和子女住上了有电梯的小洋房,但还有部分老人因留恋旧的生活环境,而敬老院离家又远,生活确实存在很多困难。”

  “我们也有一些基层小区解决得比较好,如新会南星小区就自己办起了老人院,社区专门筹集资金,在小区内建造了宽敞、低楼层的老人院。小区的老人只需交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在老人院生活,有专人照看他们,他们生活得快乐,同时也解决了上下楼梯不方便的问题。但目前这些小区在江门的数量还不是很多。”

  提醒:老人走路步子别太急

  据佛山市中医院的医生介绍,现在佛山市的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达4.61%,大约有患者17979人。据统计,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70岁以上是10%,80岁以上是30%,到了85岁以上则高达40%。目前发现,痴呆症不仅有年轻化的趋向,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人其他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当高。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张毅分析说,大部分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视力下降,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变差,往往在日常生活一不留心就摔倒。

  张主任说,老年人走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步伐,掌握好重心,步子不要太急,遇到有积水的路面最好绕道而行。另外还可以购买专门的防滑鞋。他建议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一根拐杖来识别路面情况,防止意外的发生。(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