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评论中国文化外交:别把“软力量”变得太硬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6日13:49 中国新闻网 |
软力量这个词,近年来非常流行。 《大长今》、裴勇俊是韩流横扫亚洲的软力量,中国以外近3000万人学习的汉语热也是一种软力量。 按照“软力量”的开山鼻祖、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 夫·奈(JosephS.Nye)的说法,软力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化、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以及国际规范与制度。软力量这一概念非常适合正在崛起的中国极力消除威胁论的需要。茉莉的花香让人陶醉、刘翔的旋风让人眩目、章子怡亮相《纽约时报》风采迷人、李宇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青春亮丽。中国目前推崇的软力量,针对西方社会的目的非常明显,希望用文化消磨疑虑,避免对方“硬力量”的干涉和阻碍,导致最后只能“硬碰硬”的局面。 如果说中国借助的这些软力量主要目的在于为崛起护航,不如说他们其实已经代表了崛起的一种方式。 但是,软力量的成长是有不同的阶段的,会从起初的温香软语、再到软硬兼施,最后就成为硬力量的附庸。 美国的软力量早已过了初级阶段,像麦当劳、可口可乐,跨国公司全球经营,这些物质性的硬力量在赚取丰富资本的同时,也成为传输美国文化、宣传美国生活方式的载体,因此,在对美国心存不满时,它们往往成为发泄的对象。 软力量――再软也还是一种力量。即便是同文同种的大陆与港台,当台湾式的国语以软力量的方式流行于大陆电视电台主持人中时,官方还需要以正式文件的方式禁止模仿港台腔,更何况当中国文化的软力量有一天与经济或政治利益密切挂钩、也开始走上软硬兼施的道路时,会引起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对方怎样的反弹? 要怎么样避免软力量硬化、反而成为中国形象的包袱,需要智慧和眼光,去未雨绸缪。(来源:联合早报,作者:周兆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