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毕业生争着支边执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7日03:34 环球时报

  每年6月是美国各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峰,这个时候大多数毕业生一般都会应聘到公司企业上班,但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申请参加一个独特的就业项目:到贫困边远地区当教师,这就是在美国高校中兴起的、非常有名的“为美国而教(TeachforAmerica)”项目。

  “为美国而教”这个项目是1989年普林斯顿大学硕士毕业生温迪·柯普最早创意发起

的。她发现美国虽然公共教育总体水平较高,但各地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尤其是教学设施和师资状况相差悬殊。公立学校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是依靠所属学区的募捐。处在富人和中产阶级居住区的学校,筹款比较容易,贫民区要筹款就很困难,这不仅影响校舍、教学设备,还影响师资,因为教师是招聘的,教学经费少,教师工资相对也要少,再加上这些学校大多在边远地区,学生通常来自贫困家庭、问题家庭,愿意去应聘的教师就更少了。

  柯普感到,如果不支持那些教育师资薄弱的地区,美国各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就会有扩大的趋势。所以,她倡导创立了非营利组织———“为美国而教”,并很快得到了赞助。1990年,500多名大学毕业生参加了这个项目,把“支边”执教当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16年过去了,“为美国而教”的队伍日益壮大。如今,在全美22个地区共有3700多名“支边送教”的青年,参与者平均年龄22岁,大部分来自一流大学。虽然他们签合同时事先预定是至少两年,但不少参与者都在教学3年后才离开。现在申请者远远超过了能够接受的人数,2005年申请参加该项目的毕业生人数更是创了记录,达到17350人,最后录取率只有13%左右。

  “为美国而教”项目之所以受欢迎,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项目的合同时间不长,一般为两年,这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相当于一种生活体验。在最开始步入社会时,用两年时间,深入接触一个社会领域,既支持了贫困边远地区的教育,又锻炼了自己,有利于他们制定自己的人生计划。两年后,他们可以回到自己原来的专业学习或工作。

  其次,这不是无偿的义工,而是有收入的工作。参加项目的毕业生能够得到不低的工资,这可以让他们偿还助学贷款。假如参与者在项目结束后要进一步再读教育硕士,成为专业教师,这个项目将提供全额的学费资助,这对一些毕业生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第三,能够体现社会责任感。现在美国许多企业、政府和民间机构都非常重视“社会责任”,要求雇员回报社会。而“为美国而教”这个项目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许多大企业的资助,许多参加项目的年轻人“支边”回来后很快得到大企业的赏识,由于“支边”的经历,再加上推荐,他们非常容易地就获得了自己满意的职位。所以,两年的锻炼经历并不会耽误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反而会使他们的经历更让人高看,是一种信誉上的加分。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05日 第四版)

  作者: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周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