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回报”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7日03: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记者 胡谋 杜海涛 赵俊宏 深圳成就了我,深圳人关心着我,我的300场“义演”和300万元捐赠,远远回报不了深圳给予我的关爱。 ———深圳市人民医院病床上的“爱心歌手”丛飞 站在街头、日晒雨淋,我心甘情愿。退休后为大家服务、为深圳服务,是我力所能及的一点回报。 ———深圳市新洲路口协助管理交通秩序的“义工” 25年来,党中央和国家支持深圳、全国人民帮助深圳,深圳应该用更大的辉煌,去回报国家、回报全国人民。 ———中共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 在深圳,“回报”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 在深圳,“回报”与这座25岁的年轻城市同“生”共“长”! 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创造出让深圳迅速崛起、让深圳人“先富起来”的条件,使深圳积聚了“回报”的实力 许多“老深圳”回首往事说,有了党中央的指引和全国人民的支援,深圳才有了令世人瞩目的速度和效益,才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深圳奇迹”:近10年间,深圳连续实现了GDP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三个台阶的跨越;人均生产总值列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人均收入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一! 迅速崛起的深圳,“先富起来”的深圳人,没有忘记回报国家和全国人民。 1990年,深圳人提出“反哺社会、回报全国”的口号,并在全国率先成立合作发展基金,每年按固定比例从财政收入中划出一部分,支援贫困地区开发“造血”型项目。 目前,深圳全部税收中上划中央的比例由10年前不足40%上升到去年的近70%,累计上缴中央财政3663亿元。25年间,深圳共帮扶了全国10个省(区)、60多个县(市)各类资金共75亿余元,在全国建设了150多所希望小学。 每逢灾害,深圳人总是第一时间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时,深圳人赈灾捐款上亿元;今年6月,广东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深圳人一天就捐出了4000多万元。 深圳人创造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同时也创造了“爱心指数”增长的“速度”和“效益” 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都把深圳看作自己的家。他们时时不忘回报深圳、回报自己的家。 年轻的广告设计师明仁新和鲁运辉把“深圳”二字拆分成“水、空、树、土、川”,用公益广告呼唤人们“回报自然、回报家园”。 梧桐山上,常年有深圳人一路爬到山顶,把沿途的垃圾装进自己的背包;在大、小梅沙海滨,每年都有环保志愿者潜入海底清理垃圾;在南临深圳湾的红树林,深圳人担心城市噪音惊扰小鸟,特意筑起了“隔音墙”…… 25年间,深圳对“家园”环境的“回报”累计达500多亿元,使深圳成为同时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头衔的城市。 5月7日,72岁的印尼归侨叶锦清在深圳安详辞世,他捐献的角膜使患者重见光明;深圳骨髓库从7000多例捐献者资料中为170多例患者配型成功;在国家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获得者中,近1/3是深圳人。 深圳在全国最早建立义工组织,目前注册义工多达6万人,参与义工服务的深圳人超过300万人次,“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已成为深圳人的时尚。支教足迹从贵州到老挝的志愿者李泓霖、“中英街活雷锋”陈观玉、退休女工曾柳英和她的“爱心一族”,是深圳义工的杰出代表。 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作为物质条件,深圳人同时创造了以“回报”为核心的“爱心指数”增长的“深圳速度”。 深圳的“当家人”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务实的作风、更高效的执行力、更廉洁的风气、更团结和谐的氛围”回报深圳人 2003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倡导并组织了深圳市首届“关爱行动”,把深圳人自发的爱心义举变成制度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在“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为主题的“关爱行动”中,针对失业、欠薪和特困家庭的就医、子女入学等“热点”问题,700多万深圳人以500多项具体活动奉献“关爱”,近20万外来工、残疾人、失学儿童得到“关爱”。 今年2月,深圳制定《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鼓励招工、招生优先录用义工;并特别拨出100个户籍“爱心指标”,将百名优秀义工调入深圳。 为了“人人有话说”,在深圳,大到立市战略、推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表等重大决策,小到道路建设的走向、地铁票价、公务员上下班时间,都经过了市民听证和专家论证。 2004年5月底,聚合21个政府机构、设立127个办事窗口、以“市民共享”为宗旨的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启用,深圳率先在全国建立起“没有围墙的政府”。年底,市委、市政府领导人的公务邮箱向全体深圳公民公开,率先在全国开通了市民对“当家人”说话的“直通车”。 “政府让我们说话,我们也该掂量说些什么话。”深圳第一个由居民直选产生的居委会主任沙锦涛说,“我们说的话,应该体现深圳人的素质。” 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罗湖区的“百姓讲坛”让市民百家争鸣,南山区的“博士论坛”场场爆满,全市400多个图书馆经常座无虚席,每年深圳举办“读书月”活动时参加人数高达数百万人次,每年的人大、政协“两会”都有超限额几倍的普通市民申请旁听…… 在深圳,“回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立交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纽带”!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07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