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有什么样的导演就有什么样的影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7日11:33 人民网-江南时报

  导演和影迷的关系好像厨师和食客之间的关系。一个厨师做出各式的菜肴给食客们品尝,有时可能是殚尽竭虑才弄出一道珍馐。食客品尝了之后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和看法,不是盐味不够就是鲜味不足;不是火候不到就是材料选择欠妥……

  电影专家有两种。一种是对电影技法贡献极大的导演。他们大多是电影发明初期的导演。他们开创了电影的技巧,拓宽了电影的语汇。一个接着一个美学理论被提了出来。爱森

斯坦的蒙太奇,格里非斯的剪辑,茂瑙的用光和构图,希区柯克的结构,巴赞的长镜头……他们的开创性的工作为现在的大导演、小导演提供了最好的技巧典范、语汇聚蓄和手法榜样。有很多电影里的桥段都是对这些导演的伟大工作的致敬和剽窃。

  他们的电影侧重的是故事,因为只有在故事中才能有足够的戏剧张力使这些手法和技巧得以实现。他们的电影舞台的痕迹很重,从布景到用光都有话剧的影子,茂瑙和希区柯克电影里舞台的痕迹最深。在今天看来,当时演员的表演相当夸张,尤其在默片年代,这种夸张到了有一点可笑的地步。但是在仅仅只有肢体语言表达人物的情况下,演员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人物的行动,才能使故事继续。

  还有一种是有着极其深刻思想的导演。这些导演大多是上世纪40-80年代的导演,在那个年代商业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泛滥和庸俗。他们熟悉人性、洞悉人生、知晓人类。这样的电影叙述的故事通常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但每一个画面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导演内心对社会的理解与态度。

  这样的电影讲述的一般是生和死,爱情与迷茫,坚持与放弃,承诺与情谊。这样的电影是讲人的———人性、人心、人想———而不是作为故事主体的人的行动和行为。她不侧重故事,她侧重的是人的思想、人的行为以及人的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形成的结局。导演常借他人之口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有时高屋建瓴、有时精辟入微;常借他人的行为举止表达自己的情感———回忆、怀念、感恩、痛苦、甚至是愤怒。

  这样的电影对演员的要求很高,演员的表演一般很细腻,没有情绪上大范围的跳跃,没有任何溢于言表的夸张语言和动作;他们的表演很内敛、很克制、很深层。

  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里M.佩蒂的表演就是如此,微微晃动的脑袋、漂泊不定的眼神、前不搭后的语言……无一不显示出女主人翁的小心、谨慎和慌张。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里,三个女主演的表演真是让人过目难忘,单不说每位女士的眼神的转变和面部极其细小的表情的变化,单就她们说出台词的语气和态度就已经令人惊异了。这可真是“表演是艺术,但艺术绝对不是表演”啊。当然如果非要把M.佩蒂的表演看成是神经质,把L.芙尔曼的表现看成是做作的话,那么这些电影早就被踹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了,我就更不会单拿这两部电影来说事了。

  电影,发展到今天,在技术上似乎已经到了尽头。科班出身的电影人在拼命的用各种和电影对着干的手段和伎俩分析电影———用符号学分析、用精神分析法讨论、甚至还有人要用经济领域的某些观点来解析电影———真是名目繁多啊。用这些方法来分析电影本没有错,可是把这样的方法当作一种宗教来顶礼膜拜的话似乎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电影教育的悲哀了。这样去分析电影离电影的艺术到底有多近?离电影的本质到底有多远?到底能不能一窥导演当时创作的动机和电影中要表达的思想?这样一种电影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导演还是教条的理论分析者?这样的导演拍出的究竟是电影还是根据教科书的条目拼凑出来的杂烩?出自这样导演之手的电影影迷要是喜欢———发自心底的喜欢可真就奇了怪了。

  有人喜欢周星驰,因为周星驰可以带给他们毫无理由的白痴式的欢笑———当然,你可以说他们粗俗低贱;有人喜欢布奴艾尔,因为布奴艾尔可以释放他们的梦想——当然,你可以说这些人没事找抽;有人喜欢安东尼奥尼,因为安东尼奥尼可以使他们的思绪安静深沉——当然你可以说他们在附庸风雅。那么,请问你喜欢哪一位导演呢?噢,我喜欢周星驰,因为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暗喻;我也喜欢布奴艾尔,因为布奴艾尔的超现实主义给人以现实主义的启发和暗示;我还喜欢安东尼奥尼,因为安东尼奥尼符号化的镜头语言给人太多的内涵和警醒。

  诸位看客是不是觉得上面的一段很有意思呢?并没有太多的人能意识到这是一桩严肃的闹剧,是在一本正经的扯淡。影迷在挑选电影时总抱有一种很主观的看法,他们总是想在电影里找到一种感动,更高级一点的影迷就喜好在电影中寻找一种说教性的东西。他们在寻找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更有甚者希望在电影中找到左岸和右岸的政治区分,看到导演的政治主张。其实艺术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政治主张或者是政治见解,但是艺术有政治的责任没有政治的目的。

  这两种电影大师无疑给不喜欢商业大片的影迷提供了绝佳的精神食粮。

  把导演和影迷放在一起说事,似乎有那么一点“不搭界”。但是仔细想一想,有什么样的导演就有什么样的影迷,反过来,有什么样的影迷就决定了一个导演拍什么样的电影。很难想象Hollywood里出现像黑泽明那样胸怀江山社稷的导演;同样的,谁也不要指望中国哪一天能出现可与J.卡梅隆比肩的商业大片的导演。几亿美圆的投资放在别人身上我们才来劲。轮到自己了,就怎么看怎么不爽了。

  导演和影迷的关系好像厨师和食客之间的关系。一个厨师做出各式的菜肴给食客们品尝,有时可能是殚尽

  竭虑才弄出一道珍馐。食客品尝了之后往往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和看法,不是盐味不够就是鲜味不足;不是火候不到就是材料选择欠妥……厨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修正自己的厨艺,用来迎合大众的口味。

  导演和影迷说到底就是一个消费和被消费的关系,可是这种关系往往不单是金钱换电影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互动,是精神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影迷从大师那里拿去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那么简单,拿走的更是精神内核。他们从电影里得到的除了视觉上的愉悦、精神上的享受之外,更有思想上的提高。写到这里,我忽然不知道该怎么结尾这篇小文了。借用网络上著名的影评人卡夫卡·陆的签名来结尾吧:

  大师 我们无家可归

  拉住我们手吧让太阳热度烤化

  我们的浮华 我们的虚假

  回到阿尔的麦垛边

  谈谈诗歌和久已遗忘的理想

  《江南时报》 (2005年10月07日 第二十四版)

  作者:张云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