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听唱新翻杨柳枝”(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03:16 舜网-济南时报

  三合街,一个放学不回家的孩子

  1920年暮春的一个下午。

  像现在一样,当年小学放学的时间也要比大人下班早。离太阳落山还有好长一段时间,济南三合街上新育小学就放学了。

  一个看上去八九岁的小学生没有立即回家。他到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工地上,在一个堆放砖瓦的角落坐下,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叫《施公案》的闲书,看了起来。他还太小,书里面的字还认不全,可是他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暮春的阳光温和地照耀着,小学生的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小说里的世界深深地吸引了这个孩子,他几乎顾不上擦一下额头的汗水。

  若干年之后,这个孩子在中国的文化界大名鼎鼎,他就是季羡林。而他当时就读的那所新育小学如今改称三合街小学。

  不知不觉间,时光流过了八十多年。如今,每当放学时间,小学门前就会聚集着接孩子的家长,孩子一出校门就要被家长接回家,然后监督着他们去做那些几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庭作业。他们根本不可能读闲书——一来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二来老师和家长也都不鼓励他们看闲书。

  可以说,沉重的学习压力几乎剥夺了孩子们看闲书的权利。这实在是一种悲哀。对于小时候的看闲书生活,季羡林先生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后来我转到新育小学(后改称三合街小学),每天下午下课以后,就躲到附近工地一个堆砖的角落,大看旧武侠小说,什么《彭公案》、《施公案》、《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说岳》等等。不认识的字当然很多,看了几年闲书,我却觉得收获极大。我以后写文章,思路和文笔似乎就比较通畅。所以我痛感今天的青年闲书看得还不够。”

  从季羡林在三合街的工地上看闲书上溯二十年左右,便是济南近代教育肇始之时。

  □郑连根 张继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