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闽南乡音连两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05:49 人民网-华东新闻

  “这一天,我等了20多年!”来自台湾的白少帆教授深情地说。

  9月29日,福建省泉州市广电中心(集团)张灯结彩,第一个专业闽南语频道———FM105.9“刺桐之声”在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关注下正式开播了。这个以深厚的闽南文化底蕴为立足点,以亲切、清新、活泼为风格,以和海峡对岸共通的闽南语为节目主体语言的频道,将像火红的刺桐花一样,催促着两岸的春天。

  乡音乡曲

  曲曲动人

  闽南话是两岸共话的乡音,南音是两岸同唱的乡曲。

  清早“咱厝好歌大家听”,“刺桐之声”送出浓浓乡情的闽南歌曲;随后,“刺桐之声”用地道的闽南话向海峡两岸播报最新消息;午后,“刺桐曲馆”传出素有“中国民族音乐的根”之称的南音演唱。

  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台湾语典》自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国。其源既远,其流又长……”泉州与台湾一水之隔,两情相依,代代音声相随。

  一位台湾作家曾说道,在闽南侨乡泉州,有一种声音,最为摄人心魄,动人心弦,甚至能勾出人们心底欢乐、悲怆、哀愁、温馨种种感情。这声音就是乡音。而那乡土味最浓、最真、最纯,也是最能挑动游子万缕乡思的,就是南音。

  海峡两岸需要交流,两岸人民渴望交流。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在闽台地区至今流传着一句话:“人同根,语同根。”“刺桐之声”正是传递两岸乡讯乡音乡曲的最好桥梁。

  地缘血缘 缘来相连

  泉州城又称“刺桐城”,在台湾台东地区也有个刺桐村。据《唐山过台湾》记载:台湾用台胞祖籍地命名的地方有百余处。仅福建地名就有51处且多数是闽南的地名,如泉州厝、漳州厝等。

  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宗亲血缘和同乡地缘关系。在台湾有许多“冠姓地名”和“冠籍地名”,它们犹如一卷源远流长的文化,跟随大陆移民的足迹,表达了游子们的亲缘、地缘,守望着家乡。

  “刺桐之声”开播之日,一曲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节金奖的南音曲《闽台一家亲》传唱了这样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泉州一位叫“冬红”的女子不幸身患白血病,噩运降临,家人悲痛欲绝,台湾同胞“爱华”闻讯后,从宝岛台湾赶到泉州,经检查,“爱华”骨髓的各项指标均与“冬红”匹配,“冬红”得救了。

  据有关资料统计,对台湾本地人来说,找到相配捐赠者的概率为60%,大陆南方人约50%,北方人是20%。由此可见,海峡两岸水相通、地相望,两岸同胞真是同源、同种、同文,血浓于水的亲兄弟。

  人往商交 交流频繁

  海峡两岸乡音浓浓,乡曲绵绵,一脉相承的文化之缘割不断。两岸同胞同祖同宗,血浓于水,经久弥坚的亲情乡情促成了频繁的人往商交。

  近年来,闽台合作空前频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泉州与台湾的经贸合作愈加密切。目前在泉州的台商有近万人。今年第一季度“登陆”泉州市的台资投资总额飙升38%。据统计,1至3月,批准台资企业数、台资投资总额、合同利用台资、台商实际到资这4项指标,分别增长60%、38.08%、100.34%和36.61%。

  翻开两岸“往交史”,第一艘台轮靠岸泉州,两岸小额贸易第一站,台轮第一个停泊点……如今,“刺桐之声”,第一个专业闽南语频道,不仅传递海峡情,还专门开通“海峡两岸,台商在大陆”栏目,给海峡那边的同胞们送出了广大台商在大陆生活工作之音,送出了大陆的各项政策资讯。

  “刺桐之声”传真情,海峡骨肉盼团圆。

  《华东新闻》 (2005年10月08日 第一版)

  作者:林真真郑胜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