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收获感动(777号书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05:51 人民网-华东新闻

  点评书目:《兄弟》上部(上海文艺出版社作者余华)

  有时候,记忆往往是头脑中最不可靠的成分。对自己而言,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对时间而言,则具有极强的挥发性。《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还是10年前余华的作品,尽管曾经震撼过不少人的心灵,但不论是对余华,还是对余华的书,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幸好《兄弟》终于出版了。这部10年磨一剑的作品,在读者将要却还未淡忘作者之际,给期待了10年的读者一次彻底释怀的机会。先锋作家,先锋小说,思想有点怪,行文不按常规,甚至可以读出点腥味。这就是余华。余华的风格,不知这是否和他做过5年牙医有某种关系。

  一部望不到尽头的小说,那是一个世纪的叙述。上部主要写“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悲惨的年代。情节似乎有些光怪陆离,主人公李光头的父亲由于心术不正掉进粪坑淹死了,母亲李兰将其带大;另一主角宋钢的母亲意外身亡,父亲将其养大。一次偶然的机会,宋钢的父亲看上了李光头的母亲,感情愈演愈烈,后来结了婚,便有了兄弟俩。两个从小丧父失母的小孩走在了一起,风风雨雨几十年,两人由陌生人到玩伴再到朋友,最后成为真正的兄弟。

  在“文革”中受批斗而死的父亲先于母亲离开人世,母亲随即也病重撒手人寰。哥哥宋钢在母亲的坟前保证:“妈妈,你放心,只剩下最后一碗饭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穿。”这是多么真挚的兄弟之情啊!更难能可贵的是,宋钢当时也只是个少年,只比李光头大一岁。

  读到此处,触动极大,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是现代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一生都难以有机会体验的。在大家都在感叹人情淡漠的今天,也许只有从小说中,才能找到曾经的淳朴。

  “这是一套开放的作品,它包括了我过去的全部作品,也会包括我今后的全部作品。”这是余华自己对《兄弟》的评价。

  “十年光阴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倾注10年辛酸,终成一部大作。书的内容,书的本身,都让人默默感动,感动的同时,在期待着《兄弟》下部的精彩。

  本栏来稿请寄: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777号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人文版“777号书坊”。

  邮政编码:200120

  传真:021-68871115

  E-mail:xwzk@hd-peopledaily.com

  《华东新闻》 (2005年10月08日 第三版)

  作者:骆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