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毗邻武汉的杜家台分洪道实施分流后,有效地减轻了汉江下游防汛的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10:20 武汉晚报

  毗邻武汉的杜家台分洪道实施分流后,有效地减轻了汉江下游防汛的压力。从每秒万余立方米的洪峰中分出1440立方米/秒的洪水

  汉江洪峰推迟12小时到汉

  经杜家台分流的汉江洪水,在行洪河道内跋涉了23个小时后,昨日下午5点零8分,它

轻轻叩开蔡甸黄陵闸门,投入到长江的怀抱,沿途的民垸全都安然无恙,汉江沿线水位已开始缓降。预计昨日下午2点抵汉的洪峰延至今日凌晨抵达,但武汉段水位仅会上涨0.05—0.07米。杜家台已将洪峰的利牙拔去。

  黄陵闸:洪水缓缓泄下

  前日晚6时3分,杜家台30个泄洪闸打开后,1440立方米/秒的洪水扑向行洪道,昨日凌晨2时,蔡甸九沟闸传来消息:分流洪水水头已被捕捉到,它已进入蔡甸,随后,洪水3时到挖口闸、4时到达北垸闸、5时到奓河口,5时许,入江口黄陵闸水位开始缓缓上涨,走了23个小时洪水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昨日上午10时,记者赶到黄陵闸时,却看不到洪水的踪影,闸内没有洪水的喧嚣,平静得像一面镜子,闸前的野草在晨风中摇摆,丝毫未感到洪水的危胁。闸上公路人来人往,300米之外的黄石畈移民安置点,移民们洗着衣做着饭,见到记者还问:“洪水什么时候到呀?”

  但黄陵闸及市、区防汛办却非常紧张,工作人员守在闸前,目不转晴的盯着标尺,并通过电话将数据逐级上报,5公分、7公分、8公分……,洪水在慢慢的涨着。

  昨日下午5时8分,闸内的洪水水位终于高过江面,区防汛指挥部下令:开闸!黄陵闸缓缓开启,洪水从9个闸孔慢慢汇入长江,小小的波浪之后,一切归于平静。记者看到,洪水平稳地在行洪道内汇入长江,沿途民垸仅河道内圈养的鱼被冲走,居民房屋、田地安然无恙。

  分流后,汉江各站黄家港、皇庄、仙桃、汉川、新沟水位开始下降,武汉新沟站18个小时水位也降了0.03米。

  记者将这一消息告诉黄石畈的移民们,移民们得知家园无损的消息万分高兴:“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洪峰到汉:推迟12小时

  昨日,来自省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的消息说,如果不实施杜家台分流,汉江洪峰预计在7日14时左右可到达武汉水域,分流后将推迟到8日凌晨进入汉江武汉段。

  据悉,10月6日早上8点,汉江武汉新沟水位27.48米,当晚涨至27.95米,如不分流,将在昨日下午两点到汉,届时,洪峰水位将达28.6米,将超警戒水位1.1米,对武汉形成压力。

  但杜家台6日分流后,下泄的洪水流量锐减了1440立方米/秒,昨日汉江沿线各点的水位还有所下降。新沟段由前晚8时的27.95米降至昨日下午2时的27.92米。汉江下游的洪峰形成时间也因此被推迟了12—14个小时,洪峰将在今日凌晨2点抵汉,新沟站水位可能达到28米,这比未分洪前整整低了0.7米。

  杜家台:为何每秒分流1500立方米?

  6日杜家台分流后,省防汛指挥部严令分流的流量控制在1500立方米/秒之内,许多人为此非常不解,为何不多分流一些,这样不是可更减轻汉江的压力?

  省防办主任、省水利厅厅长段安华解释,我省汉江仙桃以下河段的最大过洪量一般为每秒9800立方米,由于上游来水量大,有关部门预测最大过洪将突破1万立方米每秒。昨日17时06分仙桃站(杜家台以上)的水文数据表明,其流量已达10200立方米每秒。超过仙桃以下河段的过洪能力。分流1500立方米每秒后,杜家台以下河段实际过流量约为8500立方米每秒左右,达到过洪指标。

  另外,分流也要可考虑分流区行洪河道的防御能力,如分流量过大,分流区内的民垸堤坝无法抵挡而破堤,那损失就大了,与分流的初衷不符。

  分流:汉江防汛新字眼

  在近两日的采访中,记者在移民安置点听到最多的是“分洪后不知家里鸡怎办?”“屋里刚收的1000多斤米被水泡了怎办?”之类的担忧,本报昨日报道杜家台分流的消息后,不少市民也非常疑惑,打电话问:“明明是分洪,为何要用上分流的字眼,是不是有其他目的?”

  省水利厅厅长段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杜家台分流,不同于分洪。所谓分洪,是利用分洪区内的土地,存蓄超量洪水,分洪区内所有的土地(包括民垸)将全部泡在水里。而分流,其目的是利用原有的江河天然河道,分泄超量洪水,然后再排入长江,分流不涉及分蓄洪民垸田地及房屋,最多只是将河道内圈养的鱼冲走,造成的损失不大。

  据悉,此次分流在汉江防汛历史上还是首次。启用该洪道之前,汉江洪水只能通过东荆河来分流到长江,其启用后,将成为今后调度控制汉江洪水的长效手段。文/记者陈自力汤伟雷雨

  图/记者胡伟鸣周国强熊波通讯员高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