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敖迷"眼中的李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10:37 人民网

  为期十二天的《李敖神州文化之旅》,是继超级女声之后,大陆又一出大抢眼球的文化娱乐大戏。不管你服不服气,这位蜚声海峡两岸的“超级男声”,在波澜不惊的大陆文化界投下的一块块石子,确确实实激起了一层层涟漪,让国人刮目。李敖,以其独特的大师级的魅力,征服了数以千万计的敖迷。大师走了之后,让大家有一种失重的感觉。如何解读李敖,成为人们饭余茶后的新一轮谈论话题。

  一 崇拜“立体李敖”者

  崇拜“立体李敖”者,就是爱屋及乌,不仅崇拜李敖的学问,而且崇拜李敖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

  这些人大都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大多是文科毕业或在读的大学生,重文轻理。他们一直在苦苦寻求那种既有学问,又懂生活情调的文化大师。李敖的出现,及时填补了这个空白。

  他们觉得:李敖就是一个邻家老头,能说会道,平易近人。最重要的是,李敖做人有大节,也有小节。在大陆的这些天,他们看到的不仅是李敖大师金钢怒目、口没遮拦尖酸刻薄的一面,也看到了他菩萨低眉、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一面。李敖对自己的爱憎,从不掩饰,总是那么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李敖拥护中国共产党,赞成一国两制,主张海峡两岸统一,骂的是台湾的当权者,这是大前提。在愤世疾俗的背后,是一个口硬心软,亲切和善,挺有人情味的老头。李敖基本上就是普通老百姓心目中臻于完美的男子汉的化身,是个超级老帅哥。无论台上还是台下,作文还是做人,李敖比一些大陆文化人,更加贴近老百姓,是他们学习的楷模、崇拜的偶像。

  李敖大师不仅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满腹经纶,敢笑鲁迅不丈夫,而且口才好,喙长三尺,旁征博引舌战群儒,马工枚速集一身,风樯阵马攻城略地,谈笑岂歌还。读李敖的文章或听李敖演讲,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能够产主过屠门而大嚼的极大快感,沦肌浃髓痛快淋漓,使生活中和工作上的压力,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宣泄和释放。

  李敖做的是“活学问”,是务实济世的,是咱们老百姓的大师。和那种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做死学问的“国学大师”,有天壤之别。

  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咬人的狗不会叫。大陆的文化人,许多人都有过类似李大师那种经历,或者坐过牢,或者经过千辛万苦才熬出头,在文坛混得一点小名气;李大师坐牢出来,依然不改初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屈,该骂的照骂不误,势头不减当年;有的大陆知识分子呢,也许早磨平了棱角,抽掉了骨头,变成了“老油条”,要么明哲保身,小心翼翼;要么变本加厉,变着法子整人损人,捞回“老本”。表面上不动声色,衣冠楚楚文质彬彬,满口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男盗女娼,复仇的心理无孔不入。损人利己的事做得轻车熟路,损人不利己的事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就象刚爬上岸的疯狗,见人就咬,就那么一种阴暗心理。

  在李大师那里,永远看不到这些东西。李大师骂陈水扁、连战、宋楚瑜;骂不起眼的立法委员,不管骂大象老虎,还是苍蝇蚊子,都是光明正大放在桌面骂,不搞暗里使绊子那一套。李敖可亲可爱的地方正在这里。大丈夫光明磊落,爱憎分明,开诚布公,敢于把自己的私生活公之于众,甚至还会来几句黄段子给大家“凉快”一下,这就是大师的与众不同之处,亲和力所在。有人说李大师“俗”,他们就喜欢这样的俗,“俗”得可爱。俗是“人”和“谷”组成的,也就是说,人类离不开五谷,也离不开俗。要是社会上个个人都是那么超凡脱俗,一本正经,不食人间烟火,个个象琼瑶小说里的俊男靓女,和柴米油盐无关,要么成神仙上天堂,要么疯癫癫进精神病院。

  李敖先生有滋有味的活法,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李大师的经历丰富,不仅学问一流生活也属一流,有家庭有爱情,放浪形骸荡检逾闲的背后,是幸福美满、脚踏实地的人生。同一些风流文人一样,年青时的李敖也有过拈花惹的毛病,但中年以后,李先生的婚姻状况是良好的。李先生现在的妻子是个漂亮贤慧的高个子中年妇女,气质高贵,做人低调,在家里相夫教子。李先生有子有女,能够很好地处理家庭和做学问的关系,在外面,李先生给人的印象是狂妄自大,落拓不羁,在家里却是地位低下,排行“老四”,也就是第一是妻子,第二是女儿,第三是儿子,第四才是李敖。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丈夫和慈父。

  做人就应该这样,撕下面具,敢爱敢恨,活得轻松真实,潇洒自在,大丈夫当如是,生子当如李大师,嬉笑怒骂,我快乐我作主!

  二 崇拜李敖学问者

  多数是思想单纯、安分守己的读书人,但不太懂读书,读的是死书,没有下过苦功夫,李敖讲的一些词,都是第一次听到;李敖发表的观点,更是闻所未闻。所以李大师一出场,凌厉犀利的文风和的妙趣横生的口才,一下子就把这些书呆子“镇”住了。

  古人说“大贤不炫自己之长,君子不掠人之美”。没想到李大师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吹自擂却让人觉得他说的是大实话,合情合理,于是李大师马上在他们心中落地生根,迅速定位:李大师的学问一流、文章一流、观点一流、证据一流,口才一流,一个真正的立地书橱,龙跃凤鸣高屋建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的一代宗师。他的文学批评,挟时代的风暴,雷霆万钧,三言两语便直捣黄龙,能准确无误地击中对方的要害,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遍天下无敌手,不仅在台湾,在大陆,也是无人比肩的、五百年一遇的超一流大师,抵得上十个余秋雨一百个王安亿一千个王朔一万个郭敬明。

  李敖先生的特点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观点咳唾成珠,击碎唾壶,一针见血尺幅万里。李大师的身上没有那种“酸溜溜的文人气。”李大师钻研学问的特点是深厉浅揭,学以致用,老妪能解。李大师从来不会羞答答故弄玄虚,用“商榷”、“探讨”、“对……之我见”“对……提出质疑”这种大陆文人惯用的陈词滥调来写文章,否定什么,肯定什么,李大师总是直截了当一步到位,单刀直入当仁不让。

  李敖先生有许多名言警句,无不体现了一个大师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类的真知灼见,诸如:“人有远虑,必有近忧。”、“不做无聊之事,难度有生之涯。”、“女人三十岁以前偷情,三十岁以后捉奸。”“国民党在意淫大陆,手淫台湾。”、“有人以为现代文明取消了牛马、代替以汽车。殊不知现代人要先做阵牛马,才能坐上汽车。”、“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谈恋爱是以自欺始,欺人终;搞政治是以欺人始,以自欺终。”、“因为不了解而结婚,因为了解而离婚。”……等等。李大师的至理名言,有哲理,也不乏诙谐调侃的成份,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寓庄于谐,与那种板着脸孔高高在上式的说教截然不同,开辟了新一代文风,是真正大师所讲的“人”话,讲出了普通老百姓最想讲的话。

  云南有个作家说,李敖的作品中,没有用不了的字,没有写不出来的句法,随心所欲,全无章法。这种感觉真是带劲,好像只需要对中文字说一声“急急如律令”,它们就自动组合,获得你要的效果。整个上世纪90年代里,许多人象这位作家一样,阅读李敖的作品,只读出两件事:一是自由知识分子对独立思考的坚持。二是对男性强悍精神和体魄的追求。也有人认为,李敖之所以成为有识有胆的大师,擅长作秀,把自己的声音无限放大。这种本领,就源于不迷信任何形式的权威和主义,源于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这样的本领,正是大陆知识分子身上最欠缺的。

  平心而论,学问比李敖精深的大陆作家、学者大有人在。但他们的学问是在小圈子里把玩的东西,或者胡弄一般的读者管用,要是拿来跟李敖过招则底气不足。你精你深,但你不博不杂,而且和现实生活脱节,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这些东西就象“文学太级拳”,真要是同李大师同台竞技,搞个文学擂台大赛什么的,恐怕还没有站稳脚跟,就会被李大师三拳两脚打翻在地,踢下擂台。人家李大师一套拳脚,早已舞得呼呼风生,他却在那里“摆谱”,嬉皮笑脸象周星驰,人家一记老拳打来,被打得头青脸肿,自己一声“哇噻”,轻描谈写伸出手扇扇对手的衣襟,算是反击,还要强装镇定讲教授学者风度,以为自己有教养有学养,不失知识分子的身份。什么《给李敖演讲配制“杀虫水”》、《超爷李敖与他满是吊诡的演讲》……等等,就象一个刚入新房的小媳妇,羞羞答答,不敢掀起盖头来。明显不在同一个档次嘛。人家正在那儿揎拳捋袖,用大海碗大口大口地喝茅台、五粮液,喝得头红面热回肠荡气,可是我们的学者教授们呢,却摆开八仙桌,拿出几个小酒杯,在那里嘶条慢理玩自个儿的“小资情调”,喝一小口就抿着嘴唇,还有滋有味地向观众咂咂嘴,自我陶醉一番,以为自己有水平。也难怪骂坛大师李敖会说找不到真正的对手。

  李敖把鲁迅骂个狗血喷头,没有那个有点身份的作家学者够胆站出来哼哈两声;李敖在北大信口雌黄,也没有人敢哼声。听凭一批拥李和反李的网友在网上不着边际地对骂。这些人一方面做着春秋大梦,希望坐收渔翁之利,以为等李敖这个狂人骂倒鲁迅,中国文坛霸主的地位就会轮到自己,乐得坐山观虎斗;另一方面,认识老是停留在李敖想通过骂倒名人抬高自己这种形而上的简单推断上面,不把李敖放在眼里。其实在大陆,凡读书人,李敖的大名谁个不知哪个不晓?相反,大陆一大堆什么什么“著名作家、学者”,只是在某个特定的圈子里“著名”,大多数读者可能连听没有听说过,你著什么名呢?

  做学问就象下棋,讲究棋逢对手,大家棋力相当,下起来才觉得过瘾。大陆的作家学者,没有和李大师交过手,却自以为是,武断地下结论,认为李敖那一招半式,不堪一击。这就是大陆知识分子的悲哀。《李敖神州文化之旅》,实际上是一个最好同台竞技的机会,是最好表现自己学问的一个舞台,是提升大陆作家知名度的一个理想平台,是文化意义上的“超级男声”大赛,说是“商机”也毫不为过。你有真本事,为什么不象霍元甲,三拳两脚把俄国大力士打下擂台那样露两手,却站在旁边说风凉话?李敖骂鲁迅,明知有什么地方不对头,但没有人站出来指出哪些地方不对头;骂得对的地方,有身份的所谓“大师级”的作家学者,个个象缩头乌龟,没见有哪一个敢站出来,给敖迷一个交代,给李敖的反对者一个说法。你肯定李敖也好,批评也好,走中庸路线对李大师来个“一分为二”也好,都是作家、学者们大显身手的一个好机会。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你自命清高,自命不凡,躲在角落里不敢出来,还笑掩面窃笑人家李大师学识肤浅,就不够哥们,也没有理由嘛。

  所以,这些崇拜李敖学问者觉得,真正能使学问“活”起来,深入到大众的心中,学以致用,大陆没有一个作家、学者,能和李敖大师相提并论。

  三 崇拜李敖处世态度者:

  这些李敖处世态度的崇拜者,奉行的是“现实主义。”,文化程度不高,对李敖的学问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作为成功人士娱乐明星的李敖,是李大师身后的金钱美女,卜昼卜夜色声犬马,多姿多彩的人生。

  在他们的眼里:李敖是个精明的文化商人,绝对地务实,一面高谈阔论,一面把手伸向读者的腰包。不失时机见逢插针向观众吆喝自己的产品,扩大厂家和产品的知名度;台上玩虚的,台下玩实的,虚事实做,做得有声有色:做学问、赚钱、骗女人上床,多管齐下,样样不落空;懂得炒作,善于包装,使自己的东西最大限度地升值。李敖最大优点就是懂得政治经济学,死死抓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纲”,纲举目张,口袋有了钱,讲起话来霸气十足,说服力强。

  一句话,内容上“现实”,形式上“浪漫”,这是一个成熟男人的魅力所在。养家活口,靠的就是这种类型的男人。李敖先扫屋,再扫天下的方针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能够呼风唤雨吃香喝辣,如鱼得水一路风骚,彻底改变了知识分子常常为五斗米折腰而低声下气的形象。

  李敖李敖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

  十月七日

  作者:黄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