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与世界,谁被谁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10:39 新京报

  

中国与世界,谁被谁改变?

  《当中国改变世界》

  (法)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著

  中信出版社 2005年9月版 定价:26.00元

  □书评人 程明霞

  相对于学者的著作而言,我一直很偏好记者的著作,尤其是外国记者的。那部扬名世界的《全球化及其不满》,因渗透了作者太多缺乏克制的一己情绪,让我对其叙述与观点充满了本能的警惕,即使作者贵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足以跻身本人年度最爱书的《世纪大拍卖》,则是由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所写就。

  因此,在得知这部书的书名与作者的外国记者身份时,我立刻兴趣盎然。记者著作的好处是通常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片面与偏见,同时避免专家著作过于枯燥艰涩的专业自恋。通读此书后也证明,作者在克制主观情绪以及语言文字的通俗易懂方面,显示了一名资深记者的良好素养。但从我个人作为一名从事宏观经济报道的中国记者的角度而言,我要坦白地说,这部书让我颇为失望。

  我对中国经济的运行及全球化的话题非常有兴趣,不仅因为这是我日常工作最重要的部分,更因为我是个中国人。就像这位法国记者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中国对法国及世界的影响一样,我也在自己的生活中,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未来将因中国的经济腾飞与全球化浪潮而发生不可思议的改变。

  余华在解释其新作《兄弟》的写作动因时说:40年来中国发生的匪夷所思的变化都在一代人身上上演,这在西方国家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所以他有兴趣写一生短暂却经历巨变的这代中国人。余华指的主要是出生于上世纪40、50年代的中国人。我虽不在此列,但却毫不怀疑,在全球化加速、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社会变革日益深刻的过程中,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也会充满超越个人想象力的变数。

  书作者呈现了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些改变,全书可说是对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对全球影响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扫描的方式也是典型的西方记者的写作手法:不议论也不抒情,不分析也不解读,大处着眼却小处落笔地用丰富、生动的小故事,呈现出一幅被中国改变的世界的大场景。

  有人因此评价这部书算是一套“善意的中国威胁论”,这不无道理。但我认为,作者体现出的“善意”更多是其记者的身份与职业习惯造就的,而他对“中国威胁”的描述和担忧,则显示出作者对中国经济变化的把握仍相对片面。

  在西方,关于中国崛起的原因、背景以及对世界尤其是对美国影响的关注,大约10年前就已开始。诸如《谁来养活中国》与“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等认知和言论,使“中国与世界”的话题成为持续数年的热点。此书作者在今年推出如此一部“综合报道”,并能在法国获得巨大关注,大概是因为:法国较之美国而言的反应确实稍慢了些,在美国已经担心中国崛起的“威胁”几年之后,法国人才开始对中国的飞速增长产生担忧。所以,作者的话题是从家里过圣诞节时的全部礼品都是“中国制造”而引出的。

  而且,全书虽然涉及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政治等各领域内容,但着墨最多的仍是中国的贸易状况以及中美关系。作者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判断,也基本上立足于此。“中国是人类经济史上拥有最多人口的经济体,它辽阔的幅员和饕餮胃口,势必动摇全世界的石油、钢铁、黄金、小麦、技术与劳务等所有市场的稳定……中国曾经就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经济体,它现在和将来不过是重回它在世界的位置而已”,这就是作者的逻辑。

  实际上,仅从中国的人口规模与目前的贸易状况,是无法全面认识中国社会现状的。作为缺乏在中国长期生活背景的外国人,作者并没有体会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下隐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所以很容易仅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数字与贸易额中感受到中国的“威胁”。

  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显示的是主动拥抱世界的积极姿态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已经被扑面而来的、不可抗拒的全球化浪潮所裹挟,不得不一头扎向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当中了。与其说中国正在改变世界,倒不如说是世界首先改变了中国,而中国也就被迫在进行自我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世界。

  我很想告诉我的这位法国同行,无论对中国是善意或恶意,都不必有被威胁之感。就像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一样,中国改变世界也同样是潮流所在。中国与世界究竟谁被谁改变、改变成怎样、改变得好或不好,都难以一言以蔽之,就像全球化也带来了诸多令人意外的不满一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