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啃老族”,何时才能啃自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12:23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啃老族”,何时才能啃自己?(图)
“啃老族”调查之

  特写

  走近“啃老族”,也许有就业的压力,也许有生活的无奈,但我们不难发现,是依赖心理滞固了前进的脚步,只要稍稍努力,他们会做得更好。

  本报记者梅薇/文

  一个农妇的意料不到

  这是一幢有些年月的两层楼房,这样的楼房在北仑的农村比比皆是。

  58岁的黄阿娣(化名)站在这幢楼前,眼神有些浑浊。7年前,她拿出攒了20多年的5万元积蓄,盖起了这幢楼,一心指望儿子在这里成个家。可她怎么都没料到,7年后这幢楼竟成了儿子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200米开外,就是黄阿娣自己的家。三间破旧的平房,隐没在一幢幢楼房中。房间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台21寸的彩电是这个家唯一的奢侈品,这还是黄阿娣两个出嫁的女儿前年春节给父母添置的。

  到今年,黄阿娣的儿子阿伟赋闲在家已经超过整整6年了。1994年,阿伟初中毕业后,5年间换了4份工作,他干过会计、跑过业务、替人看过店、自己也开过店,但都没能坚持下来:因为跟同事闹了点矛盾,在镇里一家私企当了半年的会计就回家了;在朋友底下跑业务,又觉得“活是自己干的,面子却让朋友挣了”,结果赌气不干了;替人看店又说“600元一月的工资怎么活”;终于自己开了一家杂货店,没过两年,又亏了。

  于是,阿伟索性回到家,过起了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阿伟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七八点钟起床,到父母家看完电视,吃过中饭,就回到自己的“小窝”睡午觉。晚饭自然也是在父母家吃的,吃完又回到“小窝”。这些年,性格内向的阿伟越来越沉默寡言,很少出门,在家也不跟父母交流。黄阿娣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孩子今年28岁了,在我们农村,像他这个年纪,人家都结婚有小孩了。他现在这个样子,怎么给他娶媳妇?娶了也是耽误人家。”

  黄阿娣夫妇俩种着2亩菜地,这是这个家唯一的经济来源。黄阿娣的老伴每天起早贪黑,伺候着这两亩地,一年下来最多也就挣个七八千元钱。黄阿娣去年开始享受土保,一个月能拿到280元钱,这让家里的经济稍稍宽裕了点。

  这两年,因为黄阿娣身体虚弱,家里的重活都由黄阿娣老伴一个人担着,可让夫妇俩心酸的是,地里的活儿子几乎从不帮忙。黄阿娣说:“原来他爸爸脾气挺好的,这些年却变得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发火。父子俩见了面很少说话,一说话就吵上了。”

  可悲的是,阿伟至今仍然没有动过重新找份工作的念头。黄阿娣说:“儿子是自己生的,再苦再累也得养着他,可我俩总有过的时候,我们过了这孩子怎么办?总不至于靠他两个姐姐去吧?”

  事实上,“阿伟”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年轻,学历低技能差,处于失业或间歇性失业状态。根据浙江省劳动保障统计资料显示,2002—2004年三年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16—25岁的青年占了总失业人数的26—27%,说明青年失业人员已经占了失业人员将近三成,而这部分人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其父母。

  像“阿伟”这样的“啃老族”有着许多共同点,宁波市委党校科研处长任春晓归纳说,他们忽视自身就业本领的培训,本领不大而又好高骛远,挑三拣四等着天上掉“馅饼”。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对社会就业群体的长期游离,会使自己边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不会因而成熟,而且会钝化自身的生存嗅觉,严重的可能会产生自闭心理和分裂人格。

  成为借口的考研

  张新(化名)说:“30岁之前我要一直考研,30岁之后我再考虑工作。”

  张新今年刚从我市某高校的新闻专业毕业。这个想法,他读大二时就有了。很多人考研是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与之相比,张新的想法实在过于简单,“我就想延续我的大学生活。”

  当然,这份悠然自得是有底气的。在老家台州,张新父母的生意铺得很大,横跨酒店业和服装业。在父母看来,儿子多读点书总是好的。张新自己也想得很明白:“我考研也罢,不考研也罢,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回老家子承父业。”

  第一次考研,张新以失败告终。“英语考了44分,不及格,就被卡嚓了。”他有些满不在乎。今年一毕业,张新就在学校周围租了一套房子,两室一厅,1000元一个月。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考研生涯。

  每个月的头几天,父母都会准时往张新的银行卡里打入2500元。张新并不觉得亏欠父母什么,他说:“他们的钱最后还是要给我的,只是早点迟点的问题。”

  看起来,张新的考研生活相当轻松,每天花在看书上的时间不会超过4个小时,其余时间用来跟女友约会,与朋友踢球,上网玩游戏……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的生活,“我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张新自己也承认,考研无非是个借口,只是自己不想就这么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记者在宁波几所高校做相关调查时发现,像张新这样“毕业就失业”,主动沦为“啃老族”的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宁波工程学院经管系应届毕业生俞静臻告诉记者:“我们一个班40个人,有两三个并不急着找工作,当然,这些人家境相对比较富裕,父母都养得起。如果碰上个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甭说是1000元一个月,就是500元一个月也得先干着啊。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过不了一年两年,有的嫁人了,也有的家里人帮他找到工作了。”

  “这些人都拒绝或不愿意长大。”宁波大学法学院的屠文淑老师认为,随着被祖父母、父母宠着惯着的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到了二三十岁的年纪,由于从小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贪图安逸,害怕踏入社会。怎么办?那就只有选择退缩,躲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小夫妻月入3000的“幸福”生活

  他们有工作,甚至已经成家立业,但是,他们依旧“啃老”,而且理直气壮。我们把这类群体暂且定义为“隐性啃老”族。

  许立仪(化名)夫妇俩都是私营企业的普通职工,两个人一个月加起来也就挣个3000元左右。可夫妻俩的生活却令人艳羡:住的是东湖花园三室一厅的房子,开的是北京现代轿车,许立仪买衣服出入的不是新世界就是金光。

  一对30岁不到的夫妻,一个月挣个3000来块钱,何以过这样的生活?两个人的背后当然有坚强的后盾:许立仪是家里的独女,丈夫又是家里的独子,双方父母都是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每人每月退休金有2000多元,房子、车子自然都是父母出钱买的,而许立仪每个月还能按时从父母那里领到1000元的“工资”。

  与夫妇俩光鲜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立仪的父母至今仍住在潜龙一村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里———这套房子老两口已经住了10多年;母亲买菜通常去菜场外的摊贩那里买,因为这样可以省下几角钱;今年夏天,老两口没开过一次空调,母亲对外说:“我这人比较怕冷。”

  可是花在女儿身上的钱再多,老两口都没有一句怨言。

  “这种‘隐性啃老’人群数量还不少,他们有些已经成立家庭,甚至为人父、为人母,但仍然不遗余力地盘剥自己的父母。他们认为,老两口收入好的话,如果做子女的不吃不拿,那资源不就白白浪费了吗?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女儿在父母家吃完饭,把父母新买的一台冰箱搬回了自己家。第二天女儿拿了一大盆水饺来‘孝敬’母亲,做母亲的还觉得挺欣慰:‘瞧,她还惦记着我。’在爱的蒙蔽下,做父母的什么都看不见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宁波大学的屠老师说。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吕瑾认为,中国“啃老族”的产生,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因素。西方人遵循的“接力”式的养老模式,子女与父母之间保持独立性,孩子成人后就要自立,但没有养老的义务。中国人则遵循“反哺”式养老模式,子女由父母养育成人,及至父母年老体衰时,由子女来赡养父母。而现在却出现了一种失衡的现象:做父母的通常会为孩子支付教育费用,并尽全力让孩子成年后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包括结婚、买房、养育下一代等。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责任。但年轻子女由于受到西方思想观念的冲击,他们享受了权力,却忽视了赡养义务,只求索取却不知回报。“在这样的失衡状态下,我认为做父母的应该自私一点,给自己留条后路;而做子女的则应该自立一点,不要老想着靠父母。”吕瑾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