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拿诺奖的时间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14:48 新民晚报

  汪一新

  一年一度诺贝尔奖,总是一个国际新闻热点。叹息之余,国人发问:我们与诺贝尔奖还有多远?

  我们要奋起直追啊。据说,有些部门已经订出了拿诺奖的时间表。

  中科院的一些专家闻此并不惊喜,却大表质疑:时间表?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科学研究不是参加奥运会。也许,4年磨一剑可能赢得奥运金牌,而重大科学发现,诺贝尔奖哪能用时间表锁定?在科学研究上,急功近利的短线思维要不得。

  “科研室一年完成多少任务量都有很具体的数目;每个研究人员一年必须完成多少篇文章,发表在哪类刊物,都有很机械的指标。我得拼命完成指标,整天为发表文章着急。”天文学家李竞对此感慨颇多,他把这形容为科学家的“人头税”。

  有个极端的例子: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博士后、36岁的茅广军前不久自杀了。据说原因之一是中科院三年一次的考核,他没有通过,据说是文章数太少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让他把房子交回,并在一年内离开,另找单位。当下科技评价体系的机械与生硬,由此可见一斑。

  需要规划科学研究的大方向,但过于细致的“规划”和机械的“安排”,就是急功近利。“国内喜欢组织搞大项目,要事先说出你的基本路线、实验方法、研究步骤等等。”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罗跃嘉对此提出异议:“这种做法,我个人认为还是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和科学规律不一致。”李竞说,以人为的政策倾斜催生世界水平的成果,这种手段已经用了几十年,现在应该坐下来检讨了。

  国外也有“科学规划”,但只是确定研究的大方向;更注重的是科学家个人的发挥,给科学家留有宽松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重大的科学发现,常常如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