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云南现象”到“云南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21:57 人民网

  10月8日,“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红河电影周”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蒙自县隆重开幕。

  如此盛大的电影纪念活动,缘何落户边陲?“因为云南,因为红河,是诞生中国影视精品的地方呀!”面对众多记者的提问,州委书记罗崇敏满脸自豪。

  他如数家珍道来:“第一部反映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电影《山间玲响马帮来》就诞生在这里。特别是,近年来,红河州民族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婼玛的十七岁》和《花腰新娘》等民族题材作品,分别获得故事片“华表奖”,并在世界上多次得大奖。电视记录片《梯田边的孩子》《阿鲁兄弟》分别荣获中国电视“骏马奖”纪录片类二三等奖。自己与他人共同创作的30集电视连续剧《天下一碗》也将在本次电影周期间开机……”

  其实,异军突起的红河州影视产业,仅是云南近3年多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那么,这条被称为“云南现象”的云南文化产业之路,是怎样沿着“三年三大步”的战略部署成功实现的呢?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循迹探源。

  2003年,为“统一思想年”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厚,堪称“音乐舞蹈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堂,影视拍摄的基地,文学创作的富矿,民族文化的金矿”。1996年,云南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目标。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思路和具体的措施,一直难见显著成效。现在怎么干?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首先发动思想,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于是,2003年被定为“统一思想年”。

  这年7月17日,云南省委召开七届四次全会,省委书记白恩培强调,要充分发挥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像当年抓烟草、抓旅游一样抓好文化产业,通过三五年努力,争取使云南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入全国前列。省长徐荣凯指出,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加快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放生产力。

  会议结束后才两天,省委省政府接着召开“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大会,提出既要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又要注重文化的经济属性、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从生产文化“贡品”、“样品”转向生产文化产品、精品。会议明确,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做强做大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文化娱乐、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7大主导文化产业,到“十一五”末,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云南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0%,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民族文化大省名副其实。

  观念创新的程度,决定发展的深度;工作落实的力度,决定发展的标度。决策明确了,但是有些干部队“什么是文化产业?”、“云南有怎样的文化资源?”、“云南的文化产业能否成为支柱产业?”,仍存模糊认识。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决定,先提高“一把手”的文化认识水平,坚定信心。于是,省委省政府举办两届“文化产业高层论坛”,各部门、各地州市党政一把手参加,省委书记白恩培、省政府徐荣凯以及国内外最著名的文化产业专家登台授课。

  学习培训后,许多“一把手”清晰感到,文化经济一体化乃当今世界之发展大势,也是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是资本、是资源、是竞争力,建设文化,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云南依托特色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2004年,为“文艺繁荣年”

  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认为:“充分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多出弘扬民族文化的文艺作品,是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

  2004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文艺繁荣年”,全面繁荣民族文艺创作。

  为了给文艺创作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鼓励文艺工作者下基层,省委省政府设立了15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安排150万元作为文艺创作深入生活补助专款,其中的50万元用来扶持全省性重点文艺作品的采访创作经费。组织百名文艺家到农村、边疆、重点建设工程进行专业或综合性采风。由各地政府出资,为曾经为云南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30位已故文艺家树碑立传。省里与21位作家签约,以“合同制”方式鼓励作家出佳作。

  许多云南文艺工作者激动地对记者说:“在每一场重要演出,每一部重要影视剧拍摄现场,在每部重点作品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能看到省领导的身影。有时,省领导还亲自带领大家下去采风。”

  云南的文艺创作在春风中行进。这一年,云南文艺精品迭出,大奖不断、商演火爆、收益丰厚:舞蹈奇葩《云南映象》在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摘取5项大奖,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捧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桂冠,历史剧《凤氏彝兰》和大型现代话剧《打工棚》双获“文华奖”……在影视、文学、美术、民族舞蹈、民族音乐等方面实现较大突破,取得了强项做大、弱项做强的成效。

  2005—2006年,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

  文化产业兴,文化大省立。

  2005—2006年,是云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大力发展文化产品。省里出台对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并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将文化产业纳入“绿色GDP”统计范畴,争取今年达到5%,明年达到6%。

  云南省利用市场规律,推动文艺作品转向商品化,注意传统原创性特色文化产品与现代文化精品的对接,强调与主流文化和消费市场的相契合。“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就是这样成功的!”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晏友琼对记者说:该剧将云南26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意象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荟萃一体;将当代最杰出的舞蹈艺术家和地道的70%来自农村的农民演员实现有机融合;完全按市场模式运作。同时,还创造了“映象”这一新名词,推出了“原生态”这一新概念,成为全国性的人文焦点。

  云南拥有“天然摄影棚”的美誉,云南将影视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点。如今,云南影视业蓬勃兴起,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等6个各具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在短期内建成,《无极》《神话》等74部片子在云南拍摄。

  随着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新体系的初步确立,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得到实施。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云南省与海内外签定文化合作项目25项,实际到位资金13.19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2个。目前,云南省正在实施的文化项目已达77个,投资总额累计达131.04亿元。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云南省第六大支柱产业。

  作者:人民网记者宣宇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