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呼唤素质教育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08:46 光明网-光明日报 |
——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五)本报记者 蔡闯 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在河南、江西、湖北考察时提出,从国内外形势发展看,“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2005年9月8日,“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京颁发。这个奖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翻开获奖项目名单,“创新”、“探索”、“改革”等词汇扑面而来。特别是获得特等奖的3个项目,虽然科研领域、完成人员、完成单位各不相同,但项目名称中都有“创新”二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第二天在会见获奖教师代表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主讲教师代表时,借用孔子的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鼓励教师贯彻启发式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面对机遇与挑战,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如何把十三亿人口的沉重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从“我要读书”到“素质教育”:中国教育进入崭新跑道 从教38年的李月娥亲眼看着硫磺沟小学变了模样当年的破庙学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二层教学楼。38年来,她的学生中有1000多人初中毕业,大、中专毕业生100多人。如今,李月娥又和自己的女儿一起,参加了山西省“新课程改革”培训班。 在边远贫困山区,有多少“硫磺沟小学”在发生着这样的变化?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教育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帮助困难家庭孩子上学作为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使困难家庭孩子都能有学上、有书读,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让孩子有书读,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伟大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2004年起,中央将在4年内投入西部教育100亿元,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2005年投入资金64亿元,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国家每年将多向农村义务教育投入150亿元。 目前我国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校、农村小学教育点达53万所,在校学生1.62亿,占中小学生总数的81%。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让那里不少孩子把读书当作美好的梦想。湖北省阳新县王英水库散布着1000多个小岛,岛上的孩子要上学,就是女教师王月娥摇着小船接送的。在湖面上、岛屿间,她的小船已摇了20年。 2000年,中国政府宣布基本实现“两基”———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此后,“两基”攻坚在西部贫困地区全面展开,“两基”成果不断得以巩固、扩大。草原深处、雪山脚下、三峡崖畔,建起了学校,传来琅琅读书声。甘肃通渭、会宁、静宁等地都是贫困县,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赢得了“状元县”、“博士乡”的美誉。 与此同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1999年,普通高校实施“扩招”,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迈入大众化阶段。2004年,当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280万人。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2/3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走进高校继续学习。 成就显著。然而,没有人在成就面前驻足。2004年9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亲切会见出席庆祝第20个教师节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代表时指出,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中国向教育投出了更为迫切的目光。 2003年初,十六大闭幕后的第一个春天,教育部推出题为《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研究报告,提出今后50年实现教育发展“三步跨越”,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同年,国务院召开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农村教育会议,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作出郑重承诺和切实部署。也是在这一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第一批本科生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切都表明,中国教育改革步伐必须加快。 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回顾新中国的建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各个历史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如继往地重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富有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的阐述。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著名论断,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指针。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教育界的热烈反应。在全面了解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状况之后,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指出:“以人为本,不仅是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的共同趋势,也是近年来我国狠抓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核心是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要树立新的人才观。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什么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谁能称得起专门人才?如何理解拔尖创新人才? 检索2004年新闻报道,吊车司机许振超、公安局长任长霞、大学校长李建保、哈工大教授马祖光、民政干部周国知、交通局长赵家富的名字最为引人注目。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用行动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他们性格各异,术业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对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他们的人生熠熠生辉。他们对同志诚信友爱,在工作、生活中充满活力。他们满腔热情,努力进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私奉献。 时代呼唤这样的建设者。 2004年,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教育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和谐社会呼唤素质教育 在中国教育史上,始终贯穿着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同时,“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也使“应试教育”长久地存在着。 2500多年前,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询问座前弟子们的志向。几个学生都表示出出仕作官的愿望,只有一个叫作曾点的人放下手中的琴,慢慢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春水中沐浴,在和风中歌舞,这种绝对自由的人生状态令孔子神往“吾与点也” 在“无常师”的状态下,孔子努力学习,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育学生。《礼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观者如堵墙焉。”他率弟子周游列国,亲自驾车。《论语》载:“夫执舆者谁?子路曰:为孔丘。”孔子善歌,《论语》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系列教育思想,着眼于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人本精神体现。 即使是在后世延续的科举考试中,也不乏考官注重学生能力,量才录用的事例。《旧唐书李揆传》载作为主考的李揆“于庭中设《五经》、诸史及《切韵》本于床,而引贡士谓之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颇有注重综合能力、求才若渴的意思。 中国历史上,教育资源短缺一直是一个严重问题。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到较为系统的教育。孔子开创私学后,平民才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但这种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学生进入仕途作准备,因此对学生不得不有高下贵贱的品评与分流,甚至淘汰,教育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分离也不可避免。加之实施科举选士制度,读书人一旦应试成功,立即鱼跃龙门,脱胎换骨,从昔日龌龊变为春风得意,故应试几乎成为心存幻想的读书人的惟一目的,也是他们改变人生的唯一途径。早在唐代,就有人对这种扭曲人性、压抑思想的教育制度提出控诉与批判:“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逝者如斯。尽管时代已经不同,但是,寄希望于“一考定终身”的学生、家长和社会环境仍然存在。 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应试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生产教育,忽视学生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妨碍学生生活、活泼、主动地学习。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位母亲告诉记者,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上学第一天就拿到18本书,背上的书包压得小姑娘身体后仰;由于教育与实践脱节,“越穷越考,越考越穷”,几乎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孩子和他们家庭的“紧箍咒”。有些脱贫家庭因子女上学而返贫。由此,新的读书无用论也在抬头。 “应试教育”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偏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巩固“普九”成果,强化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构建学习型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创造出了多种适合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的教育方式,出现了“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研究型学习”等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模式和学科教学整体改革经验,一些地区还积极开展了区域性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初步经验。这些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还在持续发展,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古今中外,与教育相伴相生的考试与选拔不可避免;人的一生中,各种考试、考核更与评价、晋升或淘汰密切相关,但考试与选拔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必然存在,但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不适应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纵观历史,当前这个时期,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最为迫切,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的努力也最为引人注目。 在陕甘宁、在云贵川、在青藏高原、在千里草原,建起了崭新的校舍,安装了先进的卫星接收装备; 在两湖、在东北、在经济特区周边,众多职业技术学校越办越红火,一批批高素质技术工人脱颖而出; 在北大、在清华、在那些令莘莘学子怦然心动的高等院校,越来越多的名师、教授走上本科讲台,越来越完备的教学设施给师生们提供着教学科研的广阔空间,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引领着贫困家庭大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 在三峡、在酒泉、在众多国家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的第一线,一批博士、硕士与普通工人一起,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2005年9月26日,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两校代表团联合造访北京大学,共同表示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意愿。此前,世界著名一流大学牛津、剑桥、耶鲁、巴黎高师等校代表团都频繁在中国留下他们的足迹。中国学生引起世界关注,中国教育引起世界关注。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从数千年文明中走来的东方大国,将为世界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