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海外赤子 港商潘正洲文昌话纯 爱乡情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09:11 公益时报

  开栏的话:他们身在海外,他们大多是巨贾名流,他们从来没有停止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他们慷慨解囊在家乡盖起一幢又一幢教学楼、图书馆、科学馆、门诊大楼……他们中有的还积极在家乡投资创业。

  他们对海南发展倾注的热情,他们对海南发展的建言献策,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的义举,海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从今天开始,本报将开辟“海外赤子”专栏,报道一群为海南发

展作出贡献的海外乡亲,敬请读者关注。

  参观潘正洲的东莞针织厂,有两处地方让记者颇为难忘:一是绿化树种多选椰子、芒果等海南树种;二是漂亮的文化中心。因为厂里的海南人较多,潘正洲曾请家乡的琼剧团到此演出。

  有些海南树种在东莞的土地上也许无法结果,但潘正洲不在乎这个。16岁就离开文昌老家的他,在香港艰苦打拼的数十年里,也许做梦都能梦到家乡的一草一木。他显然想让自己在厂里一睁开眼睛就能亲近海南。

  潘正洲1941年出生于文昌市翁田镇下田村。少年时期在乡村接受小学教育,继而在文东中学读初中。1957年,潘正洲因家境困难辍学赴香港谋生。他白天打工,晚上学习英文。3年后考入英国某轮船公司当书记,从事航海业。6年后,他与友人合资兴办针织厂。一面办事业,一面攻读大学课程,针织厂越办越旺。后来,其事业拓展到印染业、房产出租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站稳脚跟。

  1979年,改革开放大旗刚刚飘扬,胆识过人的潘正洲带着100万元港币,到当时条件艰苦的东莞投资,如今他的工厂年产值已近5亿元。始终记挂家乡的潘正洲,在东莞办厂招的第一批工人就是海南人。如今他仍坚持每年到海南大学等学校招收一些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的大学毕业生。在东莞针织厂,操海南方言的员工达800多人,其中一批人已是业务骨干。在海口、文昌等市,潘正洲也先后投资办企业。

  少年辍学到香港打拼的潘正洲,深知教育对国民素质的影响。事业有成后,他多年坚持捐资助学,他出资创办家乡的文苑小学,常年资助翁田中学和文昌中学办学,捐资建海南大学图书馆正洲厅,始终不辍。他捐资300万元兴建的文昌中学潘正洲教学楼,已于2000年投入使用。

  潘正洲如今是香港海南商会副会长、海南省政协常委。除联络其他商界海南籍名流为海南发展出力外,他还撰写了一批有份量的提案,为海南发展建言献策,他与几位港澳委员去年提交的提案《乡村中小学经费缺乏,危及国民基础教育,亟待解决》,引起省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

  64岁的潘正洲已经鬓发染霜,但爱乡之情却历久弥新,正如他纯正的文昌话一样,永不褪色。

  作者:陈成智

  (来源:海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