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联合早报评“十一”长假:人多难行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11:10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9日发表李慧玲撰写的文章,以海外华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黄金周。文章对中国的旅游业有感叹,有希望,也对未来提出了许多问题。

  整个中国“十一”长假,来回总是看到一团团人把某个旅游景点填得满满的图景。长城水泄不通、故宫爆棚、武夷山有路的地方都排了一条人龙。年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年年如此。我想到自己最近到庐山的情况,当时人必然没有现在放长假的多,但是十几辆

旅游大巴的人同走一条小径上,人们边走边习惯性地高声议论,再加上导游的扩音器传出的讲解,来到憩息处开始吞云吐雾。我自然想到古代的文人墨客。苏东坡当时要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庐山,不知道会写出怎样的诗句;醉翁亭往来不绝的游人、宾客的觥筹交错,虽然也是一片喧哗,但如果欧阳修碰到今日之景,不知道太守是不是还会这样“乐其乐”。

  我心里会念起比如在英国的湖区行山,可以在幽静的环境中漫步,偶尔迎面来了三两游人,大家萍水相逢却亲切招呼的惬意。话虽如此,我也知道这是中国的现实。抱怨是另一回事,游兴受到影响是另一回事,但这样的经验,其实是时时处处提醒我中国“人多”到底是怎么个“多”法。人没有钱的时候得抢着吃饭,上学的时候得加倍努力才能有升学的机会,终于有了钱要花钱到自己国家大江南北地走,却还不是到哪里想照一张背景没有别人的相片就办得到的事情。“出人头地”这样的词用在中国的情境有多不容易,平时去旅游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体会。而“出人头地”的一大诱惑,是人们认为能够因此而拥有和运用“特权”,将自己和其他人区隔开来。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也因为本身的人多,当消费力在逐渐提高,市场不仅形成,而且也在逐渐扩大,递减效应没有那么快发生,所以市场的供应对于质量缺乏敏感度。这很容易造成一种态度:“给”就可以了,不用太理会“给”的品质问题,因为需求是源源不断的来,收费可以调高,反正今天广东的团来了,明天有山东的团。但是真正旅游点的经营、管理,品味的提升等等,远远跟不上游客数字上升的速度。

  这样,我们多到中国几个城市走走,就会发现旅游景点也有很多“重复建设”。庙宇众多,有些是历史古迹没错,有些是近年修建起来的,一些流传的故事总是雷同。登一座山,看到一块突兀的石头,往往都是摸了就能带来好运,结果引来许多路过的中国游客还“男左女右”煞是认真地把石头摸平。

  他们的客户对象到底是谁?除了国内的游客,他们准备吸引国外的游客吗?去年中国的境外游客是近1亿904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18.96%,当中除去台港澳游客,来自外国的客源1693万2500人次,比2003年增长将近一半。当然,2003年因为有沙斯,基点较低,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壮大、文化力量也再发挥效用,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游客肯定越来越多。中国觉得一些外国人对它有误会,那把人请到本土来看,深入其境的了解是最好不过的。但是中国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了吗?北京、上海的情况或许好些,但是其他地方,除了旅游配套之外,旅游景点本身的经营管理又如何?

  现在中国一些地方上已经抓到窍门,知道把在当地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到过的历史人物当作旅游资源,所以人物破落的故居不怎么打理也可以收价格不低的参观费;里面没有他们的文物的,就从一些书本上复印照片、资料,放大贴在玻璃橱柜里,当作讲解说明,毫无诚意。这不是发生在小县城里,一些城市的展览馆、纪念馆也有这样的现象。而就像我们批评外国一些旅游景点没有很好的华文说明供中国游客参考一样,中国的许多景点也欠缺清楚的英文说明。这背后的原因自然很多,经济是个原因,但是现在外国对中国的兴趣直线上升,旅游业的问题不仅是创收那么简单,中国需要决定,它到底希望外国人了解它多少,怎么了解它。

  除了技术上的,中国地方的“大”、历史的“长”,是不是也形成他们不自觉的“自我中心”态度?因为自己的文化丰富,自豪的中国人不自觉的倾向于沉浸在自己的一套思维当中,习惯于对它有兴趣的人来向它靠近,缺乏一种站到别人的角度去考虑的敏感度?

  我到重庆时参观了丰都一个新开发的天然溶洞,据介绍里面的景观是在距离现在3300年到1万年之间形成的,开发者保护工作做得很好,使到整个参观非常愉快。但是出洞后我觉得有趣的是,像这样可以增进地质学知识的洞穴,整个介绍,包括简单的英文说明,都是用中国文化里的意象和概念。比如许多珊瑚花的地方,就叫做“沙场秋点兵”。对外国游客来说,不懂辛弃疾和《破阵子》,要欣赏这一景观,难度不小。

  有时候我像个看小说老想翻到最后一章的孩子,对未来会出现的局面充满好奇。若干年后,到中国的发展比较平衡了,中国人的足迹遍布全球,必然也有更多外国人到中国去,那时肯定不是到上海和北京而已。但是除了经济的活动之外,人们的文化生活会是如何?制度上能够与国际接轨,是不是意味着文化上也能够与国际接轨了?中国能怎样的调整自己?而13亿人和一个巨大的市场会怎样影响世界?世界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