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每周话题]“青少年性教育”之我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15:29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主持人:罗晓红

  关注青少年性心理健康

  汪琴:从初一开始,我和我的同学就进入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但是却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对性有模糊的认识,更多的同学是一点不懂。在对自己身体的改变充满困惑

的同时,却发现获得正确性知识的途径少而又少。青少年好奇心很大,通常也会选择去问父母,但父母总是羞于启齿;去问老师,老师也是吱吱唔唔地搪塞我们。他们普遍认为我们过早地知道这一切没什么好处,长大了自然就明白,却不知这样更使我们采用一些不正确的手段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希望,家长能及早告诉我们想知道的知识,学校也多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活动,教我们用心去分辨是与非,善与恶。

  林丽玲:我觉得青少年接触性知识应该是在10至15岁的青春期,因为这时我们的身体正在发育,会对一些现象比如生殖器官产生疑惑,有时心里感到非常矛盾而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接受性教育是比较合适的。建议父母和老师多注意我们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情况,加强沟通,传递性知识,父母可以把性知识讲给我们听,或者把有关的书籍推荐给我们看,用正确的科学知识及道德观念来影响我们。在谈性问题时,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态度和氛围,这样,才能让孩子接受。学校的老师也不能避开对学生的性知识教育,生理卫生课要讲,还要多与学生沟通。这样,普及了性知识,“玫瑰”才能够健康开放。

  董斌:性是一门科学,一门知识,然而我们青少年谈“性”色变,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青少年对性知识了解的太少。家庭是第一学堂,我觉得应该从孩子懂事的时候开始性教育,让孩子从父母那里了解性知识,懂得性知识;学校是第二学堂,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堂,性教育得以开展,要让青少年像学文理科知识一样,健康地接受性知识;社会是第三所学堂,它是广阔的,大众化的,什么时候大家都掌握了性知识,什么时候就不再会谈“性”色变。

  正视现实重在疏导

  李永灿:潮汕人历来对性的问题比较保守,成年人谈性也“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多元的文化背景及影视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对“性”想“捂盖子”也捂不下。

  在家庭生活中当孩子涉及有关性的话题,家长不可刻意回避,而要正确地对孩子的问题给予恰当的回应。特别是要注意孩子们对一些关于性问题的评价,及时进行疏导防止他们的思想分歧。多带孩子一起参加健康的社会活动,让他们了解正常的人际交往。在学校要在生理卫生或体育保健课程引入有关的性知识,从生理心理医学的角度给学生以必要的性教育,从正面教育入手主动为学生揭开性的神秘面纱。在德育教育中处理男女生关系过密的事件不应视为异端,而要细致分析,耐心疏导。除了正视及引导外,还得防止不健康的文化制品对青少年的毒害。家长与老师互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防患于未然,及时教育。同时鼓励学生发展正常的异性同学朋友关系,指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性教育宜尽早开展

  黄奕三: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都市化高水准的生活下,出现了部分未成年人及学生早熟、早恋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也给未成年人及学生家长带来了伤害。

  为了未成年更好地成长和正常的发育需要,笔者建议:一、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极力协助做好性知识教育;二、在适当年龄层开展避孕知识教育;虽然性知识的传播会使一些人发生性行为,但足以抵消不可避免的不成年女孩怀孕流产带来的社会痛苦。

  本人希望性知识教育早日开展,让好奇无知的部分未成年人学生能早日摆脱不良的性问题,让性知识教育给社会开启一条健康文明的道路。

  学校设性知识咨询室

  林燕璇:性教育并不是洪水猛兽,该“堵”还是该“疏”,在今天已有明确的答案。然而,依然有相当多的青少年未能及时从学校获取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更多的青少年是自行通过报刊、杂志、网络零散地获取生殖健康知识。但从这些渠道传播的有些扭曲的、夸张的性知识,会误导青少年的。学校应及早普及性教育已成为共识,但目前各中小学在这方面的教育实践尚不成熟。

  因此,学校应设立性知识咨询室,对有关疑虑、困惑和性障碍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教给孩子正确的性知识。这样,孩子们有了问题,可从学校的性知识咨询室找到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法,避免有的问题处理不当,产生严重的后果。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金新路电话:编辑部8322700广告部 8312781发行部 8245040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电子报编辑部制作

  E_mail:sten@stnews.com.cn

  电话:0754--8633440传真:8910196邮编:51504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