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温州制造:因品牌而腾飞(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0:31 人民网-华东新闻

  温州市已拥有37个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总数已跃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说:“这37个中国名牌只是一个新起点。”

  温州制造烙上“品牌”印记,标志着温州告别了那种靠仿冒得利、靠量大利薄取胜的小生产方式,树起了创业的雄心

  10月12日,2005年浙江轻工产品博览会将在温州拉开帷幕。

  在外人眼里,这依然是“温州制造”的又一次集体亮相。但对已从质量立市到品牌兴市飞跃的温州来说,内涵却大不相同。尽管,它已拥有37个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拥有的中国名牌总数已跃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

  “37个中国名牌只是一个起点”

  要不是“人本牌”汽车火车矿山用滚动承载轴承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不少温州人对人本集团的认识,还停留在其遍地开花的连锁超市经营模式上。

  事实上,轴承制造一直是人本集团的主导产业。2004年的人本集团26亿元总销售额中,轴承销售额就达到11.25亿元。

  1991年,人本集团董事长张童生带着十几个年轻人家庭小作坊式地搞轴承,并把产品定位在中高档的时候,很多国有大企业的轴承产品都还无法和国外产品竞争。现在,人本集团价廉质优的产品把原来垄断国内中高档轴承市场的日本产品挤出了国内市场,引来国外大型汽车生产厂商协商配套,打出了自己的牌子。

  这背后的历练过程,不为人所知。在温州提出质量立市战略的10多年间,不少温州企业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暗下苦功。与这个过程相对应,温州的中国名牌从无到有并逐年递增,仅在今年,新获得的中国名牌产品就达到9个。

  品牌的直接效应是集聚。永嘉瓯北镇,这个只有136平方公里的小小区间,竟涌现出“报喜鸟”、“红蜻蜓”、“蜘蛛王”等4个中国名牌和5个中国驰名商标,此外,还拥有22个国家免检产品、31个浙江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

  对于瓯北镇来说,2005年无疑是一个丰收年。因品牌集聚,带来技术、人才要素的集聚;因品牌魅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把合作的手伸向瓯北。现在,“奥康”已与意大利GEOX牵手,“报喜鸟”正向世界名牌发起冲击。

  这花团锦簇的背后,是历届温州市委、市政府不断更新发展理念,突破资源要素瓶颈,坚持走“重质量、创品牌”的内涵型发展之路的结果。去年以来,温州把“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提升到“品牌立市”的新高度,全力实施打造“产业品牌”的长远战略。温州列出名牌产品培育名单,对每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予以100万元重奖等措施,都显示了促进数量经济、质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的决心。

  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说:“这37个中国名牌只是一个新起点。”温州的目标是:经过5到15年的努力,力争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中培育2—3个世界名牌,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

  品牌效应是结构调整背后的价值观

  温州市市长刘奇认为,改变产业结构的低小散,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和提升温州制造的整体品质,品牌无疑是有效的切入点。

  的确,温州制造烙上“品牌”印记,标志着温州告别了那种靠仿冒得利、靠量大利薄取胜的小生产方式,树起了创业的雄心。

  但问题还是存在,前几年,温州的企业一度陷入迷茫。制造业回报周期较长、利润较低的特点,使不少企业倾向于高风险、高回报的“短平快”的行业。像“德力西”这样的大企业都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中,有些中小企业更是一门心思地经营房产。

  温州金狮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美斌认为,这是一种价值观念的缺失。他出示的一份公司“决策年鉴”,清晰地显示出该企业从体制创新、经营方式的创新、科技技术创新,到企业管理创新、产品形象提升这一发展脉络。在这9年中,“金狮”从一个年产量不过4万吨的小厂,一举打入全国啤酒行业十强。

  “因为,振兴民族工业、把事业做大做强是我们的目标。”史美斌这样解释。温州朗诗德集团董事长朱锦成也认为,正是因为长期坚持主导产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新型饮水机的研发,才使自己的产品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额越来越大。

  就这个意义上而言,2005年无疑值得未来的温州制造史记录一笔。这一年,在品牌立市战略的推动下,温州制造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温州新增加的10亿元、20亿元以上的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项目有30多个。新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400多家。而此前,温州制造企业中单体规模达3亿元到5亿元的并不多,超过10亿元的屈指可数。传统产业通过和世界五百强等强势品牌的嫁接融合逐渐向高、新、尖迈进,奥康、夏梦、嘉利特等品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附加值。同时,造船、石化等大型的临港工业也显露端倪。

  “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变化,价值观念的更新,企业家品质得到提升。这种变化将使企业发展更具理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温州市副市长孟建新说:可以断言,2005年是温州制造的转型期,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年。

  资本和智力对接打造品牌之路

  作为温州精心打造的品牌盛会,一年一度的浙江轻博会,是充分展示温州制造的一个舞台,是温州制造走向世界的大窗口。

  轻博会逐步成熟,今年由服装、鞋业、泵阀三大专业领头,从过去的综合展发展成具备特色和影响力的专业展。主题展已经预订展位1010个,参展企业346家,其中市外106家。美、英、意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客商将前来采购和洽谈。温州投资项目推介会还将让11个县(市、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登场,推介当地的投资环境和招商项目。

  温州市经贸委主任黄河说:轻博会既是温州品牌亮相的舞台,也是孕育诞生新的温州品牌的摇篮。温州近几年非常注重智力引进,2005年轻博会科技智力洽谈会征集了50多所高校、近300名专家和留学人员的2000多个项目,并安排了科技成果展示和交流、科技智力项目洽谈合作、人才交流大会等活动,为本地民营经济更好发展提供高新技术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同时,温州还推出200多家本市民营企业的270多个最新科技智力合作项目需求,吸引高新技术成果(专利)转化项目来温州孵化创业和海外留学人员及其成果的回归。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厉秀珍说:“让资本和智力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今年轻博会的一大特色。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载体,使民营资本和海内外智力得到有效嫁接,进而促进温州产业层次整体提升。”

  《华东新闻》 (2005年10月10日 第一版)

  作者:潘凡平 吴兹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