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秸秆何以成火患(华东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0:32 人民网-华东新闻

  据测算,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近605亿吨,如果能把其中的1/10集中处理加工转化为燃料酒精,就可替代1亿吨车用燃油,比目前我国全年车用汽、柴油总量还要多。秋收季节燃烧秸秆频频为患,不能一味谴责图省事一烧了之、防火意识淡薄的农民,更要反省的是我们究竟为农民提供了多少变废为宝的便利途径

  上周末有消息说,国庆节期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境内连续发生的5起森林大火,都是当

地农民燃烧秸秆引发的。无独有偶,笔者日前出差,从杭州到南昌的高速公路两侧,连绵青山不时闪过火烧痕迹,一打听,也都是农民燃烧秸秆不慎所致,只不过由于这些山林地处要道,扑救及时才没有引发更大的火灾。

  秸秆何以成火患?当然,首先要责怪的是图省事一烧了之、防火意识淡薄的农民。除了频频引发森林火灾外,燃烧秸秆时弥漫的呛人浓烟导致高速公路关闭、机场停飞的事例,也屡见报端。其实,秸秆在田头就地焚烧引发的浓烟和火患,当地农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面对秋收后堆积如山的秸秆,农民也有苦难言。日前到江西省鄱阳县侯家岗乡采访,笔者惊奇地发现,就是这样一个离县城六七十公里的偏远乡村,液化气和煤饼的普及率也很高,农户鲜有用秸秆或者薪柴煮饭烧菜的。农户房前屋后满是堆积如山的秸秆和木头枝桠,这些在使用煤气、煤饼之前农民争抢的上好薪柴,如今成为农民无从处理的垃圾。为了消除火灾隐患,这些年来,农民和当地政府想方设法,但因为这些东西长时间无从消化、利用,焚烧就成为“没有办法的办法”。

  秸秆不是废物而是宝。在能源短缺、循环经济被大力提倡的今天,秸秆的资源价值潜力巨大,其利用方式至少有生化返田、饲料加工、制浆造纸、焚烧发电、发酵生产燃料酒精。据测算,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近605亿吨,如果能把其中的110集中处理加工转化为燃料酒精,就可替代1亿吨车用燃油,比目前我国全年车用汽、柴油总量还要多。

  这样好的宝贝,为何在田头燃烧为害?一是没有进一步利用秸秆的意识。二是没有能力大规模利用、转化秸秆。比如秸秆转化提炼燃料酒精的工艺,目前尚处于摸索试点阶段,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三是秸秆季节性强且十分分散,大规模收集处理的成本大。在江浙等发达地区农村,上世纪末曾倡导兴建小型造纸厂来消化秸秆,但因为污染严重,国家于1997年明令取缔5000吨以下生产能力的造纸厂,此后秸秆几乎一无用处。

  解决秸秆的火患问题,不可能要求农民回到以前伐薪烧炭的“灶炉时代”,一味责备农民、年复一年的“禁烧令”恐怕也难有长治久安之效。秋收季节燃烧秸秆频频为患,更要反省的是我们究竟为农民提供了多少变废为宝的便利途径。从长远看,只有变废为宝渠道多且便利,堆积如山的秸秆才可能真正走出“为患”的阴影。比如,政府能否拿出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进入秸秆收集、统一处理领域;在山区、林地等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沼气、资助农民秸秆堆肥返田,等等。

  《华东新闻》 (2005年10月10日 第二版)

  作者:邓建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