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直面“四难”求跃升(一把手谈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0:33 人民网-华东新闻

  “晋江要发展,必须解决好‘建设缺地、生产缺电、发展缺钱、企业缺才’这制约发展的四大难题。”福建省泉州市委副书记、晋江市委书记李建国,在到任后的3个月中,几乎将全部时间都花在走企业、看基层、搞调研上。在近日召开的晋江市委全委会上,李建国提出“直面‘四难’求跃升”的发展目标,得到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鸣。

  参照别人,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晋江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从1999年开始一直位于全国“百强县(市)”前20位。但是,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发达县市的发展提速,全国百强县市的加快步伐,更让晋江人在意。

  参照别人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采访中,李建国一气列举出晋江存在的“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发展速度与发展空间的矛盾逐步凸显;部分企业规范经营、诚信纳税的意识亟须增强;应对国外贸易保护及技术壁垒的能力尚需提高;生态环境的脆弱、政府公信、行政职能、机关效能等诸多体制性障碍迫切需要改革突破。

  晋江正试图迎难而上。从制订的目标看,在突出GDP、财政等概念的同时,强化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市区建成区面积达6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60万等综合指标;从对规划的要求看,强调“突出全局性、研究前瞻性,增强约束力、体现操作力”。李建国特别指出,要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气势和开拓奋进的胆略,塑造更具实力、更有品位、更加和谐的晋江新形象。

  实力晋江,必须进一步激活民企

  在李建国看来,民营经济是晋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活力所在、潜力所在,打造产业强、后劲足的实力晋江,激活民营经济是首要任务。

  为此,晋江将从政策上放宽、管理上放活、服务上放优等方面鼓励民营企业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交通能源、工业园区、第三产业、市政设施等项目板块。同时,加大民营企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扶大育小,夯实民营经济基础。重视扶强扶优,增强龙头带动能力。重点扶持培育50家年产值或营销收入超10亿元的核心企业,使产业更优、企业更强。重视品质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技术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重视育小带小,壮大中小企业队伍,使之向配套型、加工型、服务型、科技型和规模化发展,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龙头企业的后备军。

  发展的前景令人憧憬,但还有诸多难题要认真破解。对于“用地难”,李建国认为可以向规划“要”土地,向空间要土地,向“闲置”要土地,向管理要土地,向集约要土地,建设标准厂房,缓解中小企业用地难问题;对于“引才难”,则可通过山海协作、东西部合作,在劳力输出地建招工培训中心、在本地建设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等办法,吸引劳动力。同时,发挥晋江现有的博士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平台,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科学规划,加快城市化步伐

  晋江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李建国把建设中等城市,打造功能优、环境美、有品位的晋江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按照“一城两镇三组团”格局,把全市649平方公里的陆域、110公里海岸线作为一个城来规划,加强陈埭经济重镇、安海文化古镇的规划建设,做优中心市区组团、做强产业经济组团、做美滨海宜居组团。

  李建国介绍到,晋江正着力建设四大亮点:会展经济为制造基地助飞,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开拓会展市场,既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又增强辐射力和影响力;港口经济为城市发展提速,加快港口、产业、城市互动共荣;总部经济为品牌之都增色;加快改造建设与泉州市区连接的桥南片区,使之成为晋江的新名片。

  把一个市当作一个城来规划,这对村镇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晋江选择陈埭、安海两大重镇作突破,以期强化产业聚集带动和城镇辐射示范作用。陈埭镇被要求按“功能分区清晰、产业分工合理、园区整合科学”的整体思路,致力于人居环境的重整和产业生态环境的重建,推进居住区、商贸区和工业区的合理布局。而安海镇则要求通过“退二进三”、土地综合开发、环境整治和旧城改造,合理布局商贸区、文化区和居住区,建设现代宜居新城。而文化古镇安海,则要求充分发挥“名镇、名企、名校、名桥、名寺”的优势,建设区域商贸中心、优化产业发展格局、整合归并工业区,增强经济总量,建设文化繁荣、工贸发达、现代宜居的安海“城”。

  《华东新闻》 (2005年10月10日 第四版)

  作者:本报记者 吴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