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众说纷纭“黄金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2:05 东方早报

  文 邓海建等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针对“黄金周”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人建议取消“黄金周”,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黄金周”仍然会继续坚持。

  黄金周:七年一台戏?

  黄金周一过,各家都开始或谦虚或骄傲地“报账”了,但是鲜有测算一下“井喷”后“荒凉”的代价和熙熙攘攘中违背了多少经济规律。

  首先是如何应对年年上演的公共资源捉襟见肘险象。今年黄金周期间的伤亡人数仍是触目惊心的,这种大规模群众运动式的旅游方式在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当下,使交通运输、旅游设施、风景区、文化遗产地的生态环境都处于危险的临界状态,超负荷运转带来的是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边际效益递减,更成了“交通劫”、“生态劫”、“文物劫”的始作俑者。

  其次,黄金周下经济运行秩序反常的“健康透支”谁来买单?在黄金周的爆发式光临前,很多旅游区不得不按照“峰值”来建设服务设施,而一过黄金周,资源和岗位都成了大问题,划一式的黄金周引发的资源需求与供给矛盾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暴饮暴食后遗症”。

  2005年乃至以后,说黄金周收入多少亿,谁还能说是“绿色收入”、“健康盈利”?其实无论黄金周向左还是往右,实现假日经济的“软着陆”已经迫在眉睫。江苏省南通市邓海建

  黄金周存废取决于什么

   在我看来,决定黄金周存废的关键,就是在于现有的黄金周制度能否提升假日的附加值。毕竟,黄金周是作为老百姓的假日存在的,面对假日,我们不能仅仅把眼睛盯在所谓的“假日经济”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老百姓能不能利用这样的一段假日,真正拥有假日的娱乐性和参与性,实现假日生活的真正价值。离开假日属性的黄金周,只能是短命的黄金周。

  遗憾的是,各地盘点黄金周,也多是眼里只有一个“钱”字。于是,一边是旅游景点游人爆棚,商家们赚得“钵满盆溢”,而另外一边却又是消费者的牢骚满腹,遗憾多多,比如什么“黑店”宰客,服务“缩水”,价格欺诈等等。黄金周也就只成了商家的“捞钱周”。

  更可笑的是,这样的黄金周,也就往往被称为是“有钱人的黄金周”。于是,我们总是能听到,农民和农民工没有黄金周,城市贫困群体没有黄金周。我们的社会还有太多的群体无法实现休闲和娱乐。当一种假日制度成为一种特权制度,出现关于黄金周存废的争议,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南京日报社单士兵

  黄金周比带薪休假好?

   针对有人建议以“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有官员引用调查数据表示,64%的被调查者认为黄金周制度利大于弊,因此目前我国仍应继续坚持黄金周制度。

  该官员的论证逻辑看似严密,其实是存在问题的。

  该官员不是调查民众更支持“带薪休假”制度还是更支持黄金周制度,而是调查民众对黄金周长假制度利弊的态度。所以,这64%的人认可的其实是休假制度,而非真正认可以黄金周的形式来休假。

  普通百姓是喜欢由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去休假,还是喜欢全国统一长假,相信会有很多人会选择前者。毕竟,由自己决定休假时间,可以避免黄金周旅游时的拥堵现象,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时间休假。

  即便64%的被调查者认可黄金周制度,但因此就认为这种制度应该坚持下去,这种逻辑推论也是有问题的。事实上,64%的支持率并不高,至多能说明黄金周制度是一种次优政策,而非最优的政策。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有对民众、对国家更有利的制度,我们为何不去改变呢?比如“带薪休假”就是一种更优的政策。 福建教育杂志社杨绍福

  假日制度亟待整体改革

   目前我国有三大假期:春节、五一节、十一节,只有春节为传统节日期间的放假,而五一节、十一节都是在劳动节、国庆节基础上的放假,这两大节日均是政治意义上的节日。但近年来,人们对“节日”的感情逐渐淡漠。比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世界上不少国家纪念节日的主题是“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等,而我们这里由于各级各部门都在放假,谁还考虑节日的本来意义?

  再就是传统节日春节长假的设计也不尽合理,这一设计忽视了人们节前筹备和家人团聚路途所需的时间,目前有人批评不少机关单位春节“提前”放假问题,其实我们更应该问一问放假时间的设计为何不从年前开始。

  目前国家对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的以亲人团聚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根本未实行放假制度,这是不合理的。笔者认为,假日制度总的改革思路应当是增加放假次数,将传统节日纳入放假规定,适当压缩五一、十一的放假时间,调整春节的放假安排,强化带薪休假制度的执行。特别是,国家应就假日制度公开征集意见或举行听证。山东省聊城市吴兰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