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花园口的变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2:5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花园口的变迁(图)
  金秋时节的花园口,游人如织。宽阔的防护大堤上,杨柳依依,芳草铺地,清爽宜人;坚固的将军坝下,黄河滚滚,缓缓东去,奔腾不息。此时,我徜徉在这里,不觉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花园口——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据说,这里曾经是明代一位吏部尚书的大花园,后来黄河改道南滚,将这座方圆五百余亩的花园吞没,从此花园口不仅成了一个名实不符的渡口,而且与天灾人祸有了不解之缘。尤其令人难忘的是,1938年,蒋介石试图以水代兵,下令扒开花园口,滔滔黄河泛滥成灾,给数十万百姓带来沉痛的浩劫,以及日寇在沿黄一带烧杀奸淫的罪行。花园口的名字,也伴随着苦难而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后,花园口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千疮百痍的黄河大堤得以加固,堤外大片盐碱沙荒地,被改造成为稻田鱼塘。花园口一带,由穷乡僻壤变成了鱼米之乡。

  我到郑州市工作已近四十年之久,对于近在北郊的花园口并不陌生。记不清自己曾经多少次来到这里,观看变幻莫测的黄河波涛,欣赏大堤内外的四季景色。而真正了解花园口,则是在1972年,我和几位同事受市领导之命,到花园口乡进行社会调查,拟撰写一部花园口建国前后变化的历史,主题就是“花园口的变迁”。在乡政府吃住一个多月,我们跑遍了花园口一带村庄,听老人们以亲身经历,讲述花园口的苦难历史,以及他们对花园口解放前后变化的感慨。然而,那时认为花园口的“变迁”,不过是农民们初步解决温饱而已。而花园口的自然面貌,并无大的改观。转眼三十多年过去,如今的花园口如何?应惠济区委、花园口镇邀请,省、市杂文、新闻界的朋友们近日来到花园口参观、采风,所见所闻,感受颇深。尤其是自己,作为三十多年前曾在此做过调查的见证者,更是兴奋异常。

  从黄河公路大桥西行,放眼望去,大堤内外林木葱葱,已形成了一道密集的防风林带。昔日的荒野得以开发,湿地得到了保护,沙滩种植了大片苜蓿、油葵。大堤以外,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态园林,将盐碱洼地改造为鱼塘,栽上了果树,辟为休闲、娱乐、观光园地。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花园口的变化,也看到了沿黄诸多乡村的新面貌,看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气象。

  花园口镇副镇长宋国彦给大家介绍说,花园口镇如今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发展多种经济,财政收入连年增长,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四千元以上。区委副书记禹舜告诉我们,花园口不仅环境变了,而且从物质、精神、经济、文化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过去,农民担心黄河决口,“今日有酒今日醉”,只顾填饱肚皮。现在不仅安居乐业,发家致富奔小康,为温饱而辛勤劳作,追求物质的富足,而且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高文明素质。为了构建和谐社会,适应城市发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农民们顾全大局,牺牲局部利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才使得城市园林化建设步伐大大加快。

  建设和谐社会,既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为了这个目标,惠济区和花园口镇要将花园口一带建成环保、生态区和绿化最佳居住区,建成郑州市的后花园。但愿这一目标能够早日实现。我想,这也是每一位郑州市民的殷切期望。

  慎廷凯(河南郑州)

  浩荡长风鼓黄浪,渡苍茫如渡劫波。

  责任编辑:任远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