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论摘编(10.10)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3:14 舜网-济南日报

  旧的发展模式已到尽头

  《半月谈》杂志刊登经济综述说,上半年的各项统计数据传达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隐含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的反差:

  第一、宏观经济形势好与部分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形成反差。第二、出口大幅增

长与外资实际到位下降形成反差。第三、生活资料价格增幅下降与生产资料价格相对上涨形成反差。第四、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好与股票价格下跌形成反差。第五、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与因社会分配不公引发的经济利益矛盾增多形成反差。

  专家认为,这“五个反差”现象昭示我们,旧的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说,应该看到,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五个方面的反差现象是我们的发展模式、增长方式在转变过程中产生摩擦的重要表现,这说明旧模式已经没有余地了。东部发达地区所谓的发展效益下降,实际上是它原有的发展模式的边际效益变成负数,不转变增长方式不行,不转变发展模式也不行。从这一点看,这五个方面的反差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有利于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模式、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

  对一些错误观点要敢说不

  《学习时报》刊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的文章说,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从世界发展的过程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生态破坏一点,环境污染一点,是必然的,等到人均达到8000—10000美元的时候,再回过头来治理环境,发达国家不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嘛,比如美国、英国、日本。有这种认识的人为数不少。不少政府官员还用这个理论或者是这个观点作为自己不重视环境保护、不重视生态保护的托词。我认为这种看法、认识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现在不改变目前的发展模式,别说到人均8000美元,恐怕到不了人均3000美元,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历史可能根本不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达到人均8000美元的时候回头再来搞污染治理。对现在社会上盛行一时的容忍污染、容忍破坏的观念,我认为需要正本清源,对一些错误观点要敢于说不。因为当中国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超出极限,无法承受经济社会的盲目发展时,整个经济就会突然崩溃,那时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惨痛的。

  节约不能顾此失彼

  《中国财经报》刊登战雪雷的文章说,以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名义做出的一些既不节约也不环保的事情,存在于当今的经济社会中。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国谦教授指出,目前我们的某些政策与措施,由于缺乏全局观和战略眼光,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节约了此处,浪费了彼处,保护了东边,污染了西边。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焚烧是人们处理固体垃圾最常用的方式。但是,据专家介绍,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污染比固体污染还要大一倍,有毒气体扩散得更快,污染范围更广。还有人提出应使用纸袋代替塑料袋,以解决白色垃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浪费。

  众所周知,风能是一种经济的绿色资源,可是目前,大型风电站系统的技术设备在国际上高度垄断,全部需要进口,制造费用很高,后期投入也很大。尤其是我国现阶段的出口创汇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能源出口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其中很多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污染还比较严重,用这种创汇来购买风电设备发电并不经济、并不环保也并不节约。

  陈国谦教授阐述了他的立场,“问题解决的根本还在于节约价值观的调整”,“应该树立一种全面的生态系统价值观念”。

  思维不能“非此即彼”

  刘士林在《解放日报》刊文说,“非此即彼”思维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一说什么东西好就全是优点,一说什么东西不好就全是问题,而这种简单、机械的思维方式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往往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理性思考与科学决策。

  如具体到汽车的油耗与尾气排放问题上,对“限斜的批评不无道理,但也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应该承认,“限斜在一些城市特殊的交通条件下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无视客观条件的约束,只是简单化地片面强调“小即节约”、“大即浪费”,不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恐怕会在实践中导出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在理论上讲,一部“大排量”轿车,当然要比一部“小排量”轿车消耗更多的能源,排放更多污染环境的尾气,这是许多人批评“限斜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但我们还需要看到另一组更具有威胁性的数量关系,“小排量”一旦放开,由于它本身的廉价,可以消费的人数多,很有可能导致汽车数量猛增。由此会不会在能耗与尾气排放的总量上,造成更大的污染与石油资源紧张呢?而一些地方之所以要“限斜,这可能也是顾虑之一。无论“限斜政策去留与否,我们对汽车的“排量”与资源及环境关系的认识,对节约与浪费、环保与污染的判断,还需要有更为细致科学的数量观与全面的考量。

  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城市发展理性化,减低城市化过程中的代价,提高城市本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抗风险能力与安全系数,促进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来说,由于涉及的方面过多,它的每一个问题都十分复杂。而在中国,城市众多,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悬殊,因此也就更需要人们采取系统的或“复杂性思维”来综合思考与处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