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丝绸文化的宝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4:0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馆外雕塑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不仅是一座文化古城,而且也是一座丝绸古城。早在唐宋时期,苏州就是全国的丝绸中心;明清时,皇家高级丝绸织品也大多出自苏州织工之手。为了弘扬我国的丝绸文化,向国内外游人宣传我国丝绸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中国第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于1991年9月竣工落成。它坐落于苏州市中心的北寺塔风景区内,占地941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典雅别致,将古老文明与现代风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丝绸博物馆的整体色彩以白色为主,以反映丝绸的本色。站在大门入口,就可以看到一条象征“丝绸之路”的东西通道,与贯穿主楼南北的全封闭现代化白色墙面相交。墙面在入口处的自然曲折,象征着丝绸的柔软、飘逸,墙顶直立一排变体桑树,中间圆形镂空,又宛如丝绸之路上一段绵延的古城墙,在极浓烈的现代气息中,让人明显感到传统的吸引力。墙前分别装饰着采桑女、浣纱女和织绸女3尊汉白玉雕像,赋予博物馆以动态美。主楼顶部塔式盖顶建筑,让人联想起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异域风情。博物馆的内部装饰,也极为清新雅致。分布于各展室的各类雕塑,均出自我国著名的雕塑家之手。馆内设有序厅、古代馆、蚕桑居、织造坊、锦绣苑、中厅、丝路花雨厅、明清绸庄、科研室和复制工场等。

  步入序厅,丝绸古国的辉煌历史,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眼前。中央石壁上刻着“蚕、桑、丝、帛”4个甲骨文,简洁地概括了苏州丝绸博物馆的全部内容。左侧的巨幅石刻壁画,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古代丝绸发展的沿革过程及其科技成就。靠近壁画,有一尊端庄美丽的古装妇女雕像,手里捧着蚕茧,眼神似在思考,她就是历史传说中第一位养蚕的“蚕神”———黄帝的妻子嫘祖。沿“丝路”右侧,一组沙漠驼队的浮雕,形象生动,古朴浑厚,与半墙有机结合,显示了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的风光特色。

  古代馆的丝绸陈列,以其珍贵的丝绸文物及模型、图片,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丝绸的起源,直到明清时期丝绸生产的沿革,它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古代丝绸史。“蚕桑居”是根据近代农家养蚕栽桑的真实情景复原的。跨进“织造坊”,又是另一番景象,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古代织机和传统工艺的手工操作表演,犹如身临明清时期苏州丝绸业的“东北半城,万户机声”的繁荣境地。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织女们的现场表演。漳缎织机、云锦织机、缂丝机、脚踏缫丝机、络丝机都在进行运转操作,古代云锦、彩经绒及汉唐织锦等著名丝绸品种的织造过程,在这里都得到了充分演示。

  穿过一个象征性的古丝路城关———“峪阳关”,进入了中厅,郑和下西洋时的船只模型与序厅中的驼群遥相呼应,将古国文明带向世界。

  近代馆坐落在一条仿古街上,展示了苏州丝绸的精湛工艺、服饰变异及苏州丝绸业发展的历程、苏州丝绸的国际地位、丝路延伸等。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馆至今,该馆已接待海内外参观者百万余人,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也为东西方的现代文明提供了交流平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0月10日 第八版)

  蚕桑居一角
丝绸文化的宝库(图)
织造坊(窗外为桑园)

  仿古城市

  近代丝绸面料

  文中图片均由钱强摄

  作者:谢康蕾 许宴冰 王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