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做强安徽民航“机场经济”构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4:38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民航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和“助推器”之称。统计数据显示,国内GDP增长速度与民航增长速度大约是1.5至2倍的关系。在当前国家及我省宏观经济持续走强和民航快速发展的总体趋势下,我省航空市场需求旺盛,迎来了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民航机场顺势而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基于以上客观环境,2003年11月25日安徽民航机场属地化以后,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4年比2003年出现了37.7%%的爆发式增长,合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今年二季度以来,在我省奋力崛起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
展空前活跃,安徽民航机场以有力的保障、优质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运力投入安徽。目前,合肥机场运行的航线26条,通航城市28个,每周航班180对,周旅客吞吐量超过3万人次,各项指标均创出历史最好成绩;黄山机场运行的航线10条,通航城市10个,每周航班67对,周旅客吞吐量超过1万人次,生产形势良好。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安徽民航机场面临的挑战:合肥机场旅客吞吐量近年来始终位居全国第35位,在华东省会城市中位居末席,且2004年年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黄山机场位居全国第52位,旅客吞吐量始终徘徊在50万人次以下。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所限,

航空运输作为交通业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还不够旺盛。从业内竞争力来看,安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
马鞍山
芜湖
紧邻南京,南京机场对其航空客货流产生了虹吸效应,合肥机场对上述地区难以形成有效的航空客货源积聚;黄山机场作为旅游机场,季节性强,同时又毗邻杭州机场,难以在周边形成积聚效应。合肥骆岗机场发展后劲不足。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投入使用的老机场,合肥骆岗机场紧邻市区,设施陈旧,站坪和候机楼狭小,跑道和滑行道的标准偏低,年旅客吞吐量正接近180万人次的设计值,预计将在2010年达到饱和。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下,我们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责任,奋力发展“机场经济”。首先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安全服务及高效率工作绩效,为航空公司和旅客创造更大的价值。今年,我们组建了市场部,及时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为航空公司投放运力提供科学的参考;先后打造了合肥往返上海、北京和深圳的三条“城际穿梭快线”;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合肥与济南、南昌航班,与国内17个省辖市和省会城市直航;吸引国航在成都往返合肥的航线上加班,密切了我省与大西南的联系;恢复了黄山往返厦门、沈阳、晋江的航班,并加密了黄山往返广州、上海的航班。通过以上积极的营销,合肥、黄山两机场均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我们明确了“主业做稳,辅业做活;依托主业,主辅并举;培育增长点,延伸产业链”的发展思路,通过对资产的有效经营,一方面为主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并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其次,着力满足安徽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促进“机场经济”形成,服务于区域性人流和物流的经济发展。设想一是建设一个适度超前、设施完善、留有发展余地的4E级区域性中心机场,形成以航空客货运输业为主,酒店、旅游、航空食品、广告、餐饮等为辅的“枢纽经济”,做大做强航空主业。二是利用口岸升级,以航空物流园区或保税区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口岸经济”,借助其所具有的国际通道功能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连接功能,依托航空物流园区或保税区,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三是以聚集在机场周边与航空运输业相关联的航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群,打造多元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航空产业经济”,建设以机场为核心,融合航空物流、保税区、高新技术加工、国际商贸、商务会议等于一体、辐射周边区域的经济多元化的航空城,形成多元化、集约化并有集聚效应和扩散效益的规模经济,使航空城的经济空间和地域空间得以强化和扩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