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出卖了我的个人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8:04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记者叶向群

  姓名、宅电、住址等等,都属于你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里,没准就会变成射向你的“暗箭”。

  购“美的”中奖?

  几天前,家住本市望童路150弄16号的毛先生收到一封“美的空调浙江售后服务中心”的来信。拆开信封一看,毛先生喜出望外,原来他中奖了!来信说:美的空调为感谢广大用户的支持与厚爱,决定重金回馈消费者。通过管理中心的电脑摇码抽号,毛先生曾于“2003年7月购买安装的美的KFR32(1.5匹)空调,内机条形编号为40Y3042329110739,可获价值600余元的美的牌微波炉和电火锅各一只”。来信要求毛先生核对一下自己家里的空调机右侧的条形编号是否与获奖号码相一致,以确定是否中奖。信的最后要求毛先生收到此函10天内汇款20元到“杭州市定海定航路118号”,这20元是送货交通费。

  毛先生心里热乎,决定立即去邮局汇款。但临出门前被他的女婿挡住了。天上掉下馅饼,女婿感到可疑。毛先生责怪女婿过分谨慎了,他说,信上所写的姓名、地址、电话样样都对,空调的条形编号都核对了,丝毫不差。若是骗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一切?但女婿最后还是拨打了美的公司的咨询电话,一查果然是骗局!

  毛先生算是真正领教骗子的“高明”了,连叹“差点上当”!

  “实名”行骗

  近年来,以中奖为诱饵、利用手机短信和信函进行的诈骗活动时有所闻,随着一出出骗局曝光于媒体,骗子们也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行骗技巧。———“实名行骗”正是他们发明的新招术。据公安部门有关人士分析,起初的短信骗局常常打着诸如“香港某某六合彩公司”的旗号,现在他们变得越来越“高明”了,不久前,一个以本市南苑饭店高薪招聘服务员为幌子的骗局刚刚被戳穿,眼下又冒出了这个“美的中奖”骗局。

  较之以往不难发现,骗子的行骗手段强化了“真实性”,“南苑饭店”、“美的空调”、“条形编号”以及用户的住址、电话都是师出有名,有根有据。为了捞取那20元“交通费”,毛先生收到的那封信上居然还这样说:“为了杜绝某些员工在上门送货时私下乱收费现象,公司决定由在杭州的浙江售后服务总部统一收费。”戏,演得有多像!

  被谁出卖了?

  毛先生家的空调当初是从海曙某家空调商店买来的,他们是泄露相关信息的重大嫌疑对象。但当记者前去调查此事时,该商店工作人员却一口否认,追问之下,最后将责任推到某个“已经不在商店工作的员工”身上。

  个人信息被任意透露或出售,并非只是个别现象。记者日前接到一位读者投诉,称他的新房交付不久,就连续接到几家装潢公司的拉生意电话。对方是怎么知道他的手机号码的?最后查清:这几家装潢公司分别花了七八百元钱,从小区物业公司相关人员那里获取了一份详尽的小区业主门牌和通讯录!

  类似情况还有:你刚生完孩子出院,奶粉之类的小广告就前后脚地塞进你家信箱来了。

  律师如是说

  出卖他人信息从中牟利,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记者昨天咨询了宁波素豪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惠芳。

  李律师说,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职业、学历、联系方式、婚姻状态、收入和财产状况、指纹、血型、病史等,指的是与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密切相关的信息,包括个人隐私,依法受法律保护。2003年元旦起施行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首次把消费者个人隐私列入地方性法规的保护范围。我国的相关立法正在进行之中(如《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于文章中提到的经营者将消费者个人信息出售的行为,受害人可以向工商部门或消协投诉,由工商部门或消协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或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受害人因此遭受损害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相关人员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如果受害者自己也有过错造成损害的,则适用混合过错原则各自按过错大小分担责任。(来源:中国宁波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