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零记录”与金奖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8:18 法制日报

  地处湖北西北部的十堰市,因中国第二汽车生产厂坐落此地而得名“车城”。也因拥有世界旅游景点“武当山”又得名“旅游文化古城”。而更令人欣慰的是这座城市的安宁祥和,这里没有“黑”、“恶”、“霸”等字眼,全市5年来重大恶性案件连续为“零记录”。今年5月,他们迎回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的金字奖牌。

  “这得益于联合机制的共同运作,把十堰城乡的治安稳定全置于立体的防控体系下

。”该市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马家超说起十堰的综治工作,如数家珍,10个县市区,117个乡镇(街办)的治安状况全装在他肚子里。他说,“以制度约束人,以奖惩激励人,以保障促进人”,是十堰综治工作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领导责任制”、“奖惩激励制”、“经费保障制”三个机制的联合运作,使综治工作扎实而有成效地开展,为十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防止出现“盆景”现象和综治政绩“泡沫”,该市先后出台了《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把各项综治任务具体落实到各级领导身上,形成了市、县、乡镇、村组之间从上往下一级抓一级,从下往上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

  “要扛先进旗,先过综治关”,“社会不稳定,经济怎发展”。这在十堰城乡各个单位已成共识。该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挤出资金重奖综治先进单位。每年两次的综治检查,综治办采用暗访和安全感测评的办法进行,奖优罚劣。2004年该市某单位曾被一票否决,单位负责人扣掉了全年奖金2万元,该负责人亲自到市综治办求良方,今年考评,该单位一跃成为全市评比第一名。重奖重罚,敢奖敢罚的奖惩激励机制使得十堰市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均控制在综治管理的网络体系之下。

  十堰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综治工作。2004年6月27日,市委专题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了对综合治理5个专业办公室经费保障机制实行财政预算。各县市区也加强了人财物的保障机制建设,配齐配足了基层综治干部,牢固织就了基层综治网络。全市25993个行政村均建立了综治领导小组———治保调解组织———护村队———“十户联防”格局,村级综治网络的建立解决了农村综治管理这一死角。

  十堰在全市范围内构筑了四层立体巡防网络:一是公安巡警巡城区,交通警察巡干道,派出所民警巡社区的专职治安巡逻网络;二是社区民警与专职联防队员之间的联控网络;三是社区各单位之间的“法人联防”网络;四是居民区、街面店铺之间的交叉防范网络。全市共有市区、县城和建制镇专职治安巡逻队30支,人员九百余人,义务巡逻队2336支10355人。

  2004年,在十堰市公众安全感调查中,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9.1%。“治安稳定,居家安全”这是生活在十堰和到过十堰市的人共有的印象。

  (责任编辑:杨凯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