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者新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公祭孔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9:10 人民网

  1.“全球联合祭孔”盛况空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于10月3日在巴黎隆重召开,来自191个会员国的代表团和联合国系统及有关非政府国际组织的代表2000余人应邀与会。

  2005年11月份,中国政府将承办以扫盲和农村教育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全民教育高

层会议。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中国政府将从2006年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命名的“孔子教育奖”。这是中国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奖,目的是为推动全民教育计划的实施作出贡献。

  9月28日至10月10日,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第二十二届孔子文化节,期间首次举办“全球联合祭孔”,即在孔子诞辰纪念日(9.28)世界各地的孔庙同时进行祭孔活动,以曲阜孔庙祭孔大典为主会场,由中央电视台与海内外多家电视台合作直播特别节目。节目以孔子思想发展及影响为脉络,旨在通过对孔子诞辰日全球各地孔庙庄严神圣的祭孔仪式报道,反映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全球联合祭孔”可谓盛况空前。

  2.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公祭孔子?

  说到祭孔。尽管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从“文革”时刨挖孔墓,到此番央视直播全球联合祭孔,无论如何是一种社会进步。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尤其是有古老文明的民族国家会将诋毁自己的文化传统作为国家形象和教育文化方针。文化传统既不能兴国也不能亡国,儒家文化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道德文化资源,而且能够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兼容,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公祭孔子?我认为,这是对国家身世的认同,是对五四“打倒孔家店”以来连绵不断的反传统思潮的抵制和对历史虚无论的矫正。但愿全球范围内的首次祭孔活动,不要沦为一场古装戏或者当作吸引旅游者的伎俩。但愿今后能持之以恒地祭孔,让人在对圣贤的缅怀中体验文化血温,创造性地给世界展现一个有教养的中国。

  前几天看到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的文章,他提议将孔子的诞辰日(阳历9月28日)确定为”中国教育节”。因为孔子不仅是中国教师的鼻祖,也是世界教师的荣耀。用孔子之名来确定中国教育节,可以“彰显尊师重道、传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大国风范和气魄。”

  去年这个时候,一批学者也提出了这个提案,不仅在网上一呼百应,而且他们还将书面提案呈送给了中国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等相关部门。今年“旧事重提”,学者们改变了一些想法,他们认为将现行的9月10日教师节改为9月28日,可能在操作上有许多困难,毕竟大多数人都已认可了“9·10教师节”。因此是将孔子的诞辰日确定为“中国教育节”。我非常支持这一观点。

  其实,孔子的文化教育思想早已成为普世价值中的一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均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或庆祝日。

  我们能不由此感叹:今天,孔子早已感动了全世界,为什么却惟独没有感动我们?这难道是正常合理的吗?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纪念孔子的时候,我们还不能不为“有教无类”还没有成为现实感到惭愧。我们必须正视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状,加快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并重组带有典型官僚化色彩的教育条块利益实体,维护教育公正,促进教育这一公共产品为最广大的人民所享用,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3.假如孔子活在今天

  有人曾经设想:假如孔子活在今天,他会是怎样一个人?——

  “他可能是外交官,揣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信念,衣着得体地站在国际舞台宣示东方大国的立场和观点。他知道各色人种本性相近文化各异,因此把人类的“和”,无论是和谐相处还是和平共存,作为外交活动的中心思想。他像青铜一样坚强而严正地维护着国家尊严和人类公德,但在一番唇枪舌剑后依然彬彬有礼地与对方握手道别,为下一次会面留下余温。

  “他可能是企业家,追求财富但取之有道,盘算利润却不至于生猛到民工干了活不给工钱。即便搞他最不情愿的安全套生产,也一定不会把克林顿和莱温斯基注册为商标。失去道义而聚合的财富,在他眼中如浮云”……

  孔子的德治思想,教育思想,还有他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的论述,至今仍然闪耀着明智的光辉,并且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当然,孔子当时的世界里只有锄头、长矛、牛车、茅屋,而今的世界则充满数不尽的新鲜玩意儿如飞机、手机、计算机;其中最大的变化,便是“民可使由知,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思想,还有封建等级观念,应该彻底抛弃了。因此,我们今天对待孔子,仍然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在对传统的整修中加入新的基因,在政经体制和社会管理上有更多独特的创造。但是,我们在“去其糟粕”的同时,千万要注意,不能将“脏水”连同“孩子”一齐倒掉了。

  4.两岸联合祭孔的深沉意义

  同时,我们今天尊孔祭孔,还有别一种的深沉意义存在。

  台湾历来倡行儒家思想文化,建有许多孔庙、孔像,把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每年都举行祭孔典礼。但自从坚持“台独党纲”的民进党执政后,庆祝教师节和祭孔就演变为民间热诚当局冷漠。台湾“总统府”今年虽然还循例举行“中枢纪念孔子诞辰”,但在其后加上“暨劳委会主委李应元等宣誓典礼”。难怪有人质问:李应元等是什么“劳什子”,竟可与“大成至圣先师”并行典礼?

  在朝的民进党当权派对孔子失敬失礼,在野的国民党则坚持尊孔崇儒,坚守中华文化传统。这也许真正是“礼失求诸野”了。国民党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在孔子诞辰日到台北孔庙主持祭孔大典,以传统程序和服装举行隆重祭孔仪式。两个月前,台北市政会议还通过《台北市孔庙崇文祠及弘道祠入祀要点》,由马英九市长兼审议委员会主委,建立起一套“入祀制度”,主要目的是表彰地方杰出教育家或文史哲学卓著贡献北市的社会贤达,弘扬儒家思想文化。

  然而,民进党有人不仅贬孔批儒,而且不容许别人尊孔崇儒弘道,民进党籍台北市议员李文英、吕滢滢等,就猛烈抨击台北市府通过《台北市孔庙崇文祠及弘道祠入祀要点》,动用市府预备金建立封建思想“入祀制度”,形同开民主倒车。

  显然,在独派人士看来,对两岸联合祭孔、国共同时倡行儒学深为忧惧,担心“孔子统战”、“儒家文化统战”的效应,比“水果统战”和“农业统战”更可怕。然而,这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恶“独”思想。民进党议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学无术,随便开骂,乱扣封建帽子,只会贻笑大方。中国的文化道统并不完全是由中国历代君王操控的,更不能与封建思想混为一谈。

  相反,我们看到,有封建思想的恰巧是对教育大肆压制包揽,唯上不循下的民进党政府“教育部”。最新例证是该部公布《95学年度暂行课程纲要》,删除包括《论语》、《孟子》的文化基本教材,高中3年,文言文篇数不到30篇,较现行少了20篇;国文更从每周5小时减为4小时。台湾教育界忍无可忍,成立“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在教师节当天,即孔子诞辰纪念日,在台北孔庙发动大型连署活动,有90多校的国文教师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将《课程纲要》列为选修的文化基本教材改回必修。共同发起人阳明大学教授张晓风说:“让我们自己来做教育部长,祖先留下的好东西,不管什么政治色彩,都不能让它消失。”这就是儒家教育思想反对政教合一的自由精神。

  不久前,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用公费登广告批在野党,就出现“铸成春秋大错”这种令人“昏倒”的语句。正因为有人发“台湾国之父”的“春秋大梦”,才造成“去中国文化”及中文程度普遍下降的大错----包括他们自己,也成了“中文半文盲”。

  为什么今天两岸有些人还要视“尊孔”为洪水猛兽?应该看到孔子也属于历史,而且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主要的人格象征和标识符号。世界上大概还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两岸有些人这样,在20世纪甚至在21世纪里如此激烈地否定自己的历史、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否定自己的祖先。一个没有自己的祖先和文化传统的民族,难道是有希望的吗?

  国共两党和两岸民间社会都倡行孔子儒家思想,这对促进两岸关系和谐、融洽极具现实意义,因为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只讲和、统,“和而不同”,不讲争战,两岸互统不互战,克己复礼,两岸归仁,和统自然也应该就在其中。

  台湾历来倡行儒家思想文化;目前,大陆各地建过百孔子学院,祭孔规模持续扩大,规格不断提升,意义更是非同小可,既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论工程和形象工程,也是引领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制高点。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这就是反分裂的最有力武器,也是制约台独的最现实基矗“全球联合祭孔”盛况空前。这个倡行孔子儒家思想的重大信息和信号,对于带领两岸走向和谐、融合之路,无疑具有极其重大深远的现实和未来的意义。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李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