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程亲历珠峰测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9:26 河北日报

  8844.43米———这一看似简单的数字,却经历了长时间测量和复杂计算,非常不易。测绘人员经历了高寒缺氧、狂风暴雪的洗礼,强忍高山反应;登山队员进行了两三个月艰苦卓绝的大强度训练、高难度攀登,挑战身体极限。

  笑声、哭声、欢呼声……那一刻,珠峰大本营一片欢腾———登顶成功完成了改写地球“身高”的关键一步

  2005年5月22日11时零8分,将在世界测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队员成功登上地球之巅,地球“身高”测量在珠峰峰顶开始。

  那一刻仿佛刚刚发生。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登顶了1当登顶队员们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从地球之巅清晰地传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时,大本营一片欢腾。因海拔太高而不敢喝酒的人们高举起手中的酒杯,将庆功酒一饮而经…

  曾两次登顶珠峰的西藏登山队女队员桂桑喜极而泣。“实在太难了!今年的天气太异常,登山队还一度被迫下撤。”在10多分钟的时间里,她一直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用纸巾擦拭着止不住的眼泪。

  在可喜可贺的成功瞬间背后,是长时间向上“爬升”的艰辛。5月22日凌晨3时30分,登顶队员小嘉布、普布、阿旺给吨和多吉格桑等,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向峰顶冲击,历经近8小时的艰辛才登顶。

  其实原定的出发时间是凌晨1时,但由于天气恶劣一直在推迟。那些天,因天气恶劣而导致登顶日期从最初计划的5月5日,推迟至10日、18日,最后到22日。

  地球“身高”已经测定,测绘队员的艰辛难以“测量”———科学、奉献确保数据的权威、精准

  “家里瞒着我,我是从队员那里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当时我已身在珠峰大本营,守着其中一个测量点。我不能走。”测绘队员王新光说。

  在完成珠峰测量任务后,王新光回到西安,一见到家人就抱头痛哭。父亲是一名老测绘队员,走时还叮嘱他西藏那边冷,要注意身体,“没想到,这么一句话竟成了他给我的临终遗言。”

  为确保测量数据的权威、精准,测绘队员们的付出常人难以想像。在多个场合,当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岳建利讲起测绘路上的种种艰辛,讲到测量过程的惊险,回忆起他和队员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经历时,常常是眼含泪水。

  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副队长陈永军,为将峰顶测量急需的觇标的一个部件送到海拔6500米的营地,下午2时从海拔5300米出发,一直走到夜里11时,整整走了9个小时,16公里。“走到海拔6300多米时,我每走10米,都要歇半分钟到一分钟,腿已没有感觉,只是机械地往上走。”

  在珠峰地区,由于气候实在恶劣,队员们出现了各种不适应:上呼吸道发炎,咳得整夜都睡不着;极度缺乏维生素,嘴唇烂得裂开……从珠峰下来,平均每个人的体重减轻了10多公斤。

  要确保测量数据的权威、精准,不能仅仅靠吃苦耐劳,更为重要的是科学测量。“这次测量除采用1975年采用的传统测量方法外,还采用GPS测量系统,可以说是‘双保险’。”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说。传统测量方法,就是把高程引到珠峰脚下,再用三角高程的方法测定珠峰高程;GPS测量,则是将GPS测量设备带至峰顶直接获取数据。然后经过重力、大气等多方面的复杂改正计算,在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的基础上,确定精确高程。正因如此,3月15日正式开始的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在半年多后才正式公布数据。

  这次测量还首次启用了冰雪深雷达探测仪,而1975年珠峰峰顶冰雪深度是靠登山队员用人力向积雪中插杆量取的。新仪器设备的启用和多种测量手段的配合使用,使今年的测量精度从1975年的±0.35米提高到±0.21米。

  “连驾驶员都是国际级运动健将”———登山队员为测量立下汗马功劳

  2005年我国对珠峰的重新测量,引起世界高度关注。而决定测量成败的关键一环———登顶测量,成为人们最为担心的环节。重担压在了西藏登山队的队员们身上。

  西藏登山队有着辉煌的过去。1960年,翻身农奴的代表———贡布,首次和两名汉族队友一道从北坡登上珠峰;1975年,潘多成为从北坡登顶珠峰的世界第一女性;1988年,次仁多吉和仁青平措、大次仁分别从北南两侧双跨珠峰成功,创造了人类攀登珠峰的一大奇迹;1999年,仁那和吉吉成为中国第一对同时登顶珠峰的夫妇;2004年,开尊第3次将五星红旗带到珠峰顶上,成为三上珠峰的中国第一人……

  “西藏登山队连驾驶员都是国际级运动健将1很多人这样形容这支英雄的队伍。

  2005年,西藏登山队的队员们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开尊第4次登顶珠峰;加布、大齐米、小齐米、拉巴、扎西次仁分别3次登临峰顶;丹增多吉、普布,女队员拉吉、吉吉分别两次站在了地球之巅。

  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下,队员们搭帐篷、做饭、煮茶;顶着10级大风,从大本营步行到绒布寺———8公里来回训练;背着20多公斤重的氧气、食品等物资,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运送到海拔7028米甚至是7790米营地,而且还不止一次……这些将永远铭记在每一个见证者的脑海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