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印中“搭桥”只为“还债”:印尼华商执着成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13:4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10日电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印尼华人圈中,纪辉琦是个长袖善舞的人,为促进印中两国的经贸往来不遗余力地奔走着。

  纪辉琦忙着和人打招呼,忙着和人说事,忙着开会。从8月28日至9月3日,这种工作状态就一直伴随着纪辉琦。

  此次,他是以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主席的身份随印尼副总统来华举办印尼国家展。

  而在此前的一个月,即7月27日至30日,纪辉琦亦随苏西洛总统访华,他凭着热情,利用对北京较熟悉的条件,积极开展工作,使得这次访问虽然时间短促,却获得积极成果。

  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尼,纪辉琦亦代表印尼工商会在欢迎仪式上致辞。为促进印中两国经贸发展,纪辉琦不遗余力地奔走着。

  年过六旬的纪辉琦,身材高大俊朗,白眉长长,眼窝深邃,举手投足透出儒雅风范。他从事煤矿业30年,现为印尼Tanito-Harum煤矿集团总裁。今年对他来说,亦意味着好事连连。“煤价大涨,多年的苦捱终于有了好结果。我是白手起家,经历磨难多多,因为执着才守得云开见日头。”纪辉琦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刘利君说。

  印中“搭桥”,只为“还债”

  去年,纪辉琦当选为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他是印尼建国60年来第一个担任这个职位的华人。

  在就职仪式上,印尼工商会主席穆哈末·希达悦主持仪式,他希望新委员会的成立能把印中两国的经贸合作推向新的局面,为印中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两国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纪辉琦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他出生在印尼的土地上,在这里生活并接受教育,他也在中国北京学习和生活过,他同时维系着两国的情,因此他有责任和义务为促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为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做些有益的工作。

  胡锦涛主席今年4月访问印尼,他代表印尼工商会组织欢迎午宴。只用了两个星期,他将印尼各个政府的领导、所有党派的负责人、所有阶层的代表,尤其是印尼伊斯兰教有影响力的人士全部召集在一起,组织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出席会议的中方领导有外交部长李肇星、商务部长薄熙来等。之后,纪辉琦被邀请参加胡锦涛和印尼国会议长的会见。他非常激动,因为亲眼见证两国的友谊。

  纪辉琦说:“我过去在北京念过8年书,没有付过学费,我欠了中国人的债,我要多为印中两国做事情,抵偿这8年的学费。”

  为此,他积极为印中两国经贸往来奔走。在胡锦涛主席访问印尼期间,中国大型企业如中石化、华电、中信等与印尼的国营或私营企业签署了合作项目,后来他一直在努力推动这些合作项目的实施。

  “印尼工商会中国委员会的责任是介绍中国企业到印尼去发展,并帮助中国企业选择印尼合作伙伴,保障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的利益。同时,要帮助印尼企业到中国投资。要使中国和印尼企业家经常有机会相互接触,相互了解,做到互赢互利。”

  纪辉琦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印尼重点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桥梁等,包括在短期内兴建1000公里高速公路和20多个大型发电厂,如兴建苏门答腊铁路、加里曼丹铁路和有关机场、港口和大桥等,这些都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印尼政府也给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条件。

  “转战”多年,只为寻找最合适的行业

  纪辉琦出生在万隆。父亲纪端生原籍福建福清,早年到印尼,开始做生意,后经营旅馆、餐厅和纺织厂。在纪辉琦眼里,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人,教给他很多做人道理。

  父亲经常教导他做人要诚信,要勤奋,不要伤害别人,也不要占别人便宜,宁愿被人骗,但切不可骗人。这些做人的道理深深地影响着他。

  上世纪50年代,纪辉琦到中国念中学,后又考入北京矿业学院。大学念了两年后,因为父亲需要他回去帮着打理生意,他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为学好印尼文,他进入万隆工学院地质系学习两年。

  从学校出来后,他开始在父亲经营的旅馆做事,后来又到父亲开办的纺织厂工作,亦做棉纱生意。稍后,父亲出资开银行,要他担任经理。因为非常努力,很快就有出色表现,4年后他做到了副总裁。那年他才27岁。

  在银行工作要求非常谨慎,小心放贷,这段经历使他受益匪浅。父亲教导的信条,使他多次避过风险,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的金融风暴中,许多大银行倒闭,但他的小银行安然无恙。

  在创业的初期,纪辉琦从事过太多行业,除了在父亲经营的企业工作外,他曾和印尼军部做服装和日用品生意。接着,又捡起老本行,做起棉纱生意,“我的店开在‘纺织大王’郑年锦的店旁边,和郑先生的大店比起来,我的店太小了。”小店经营得不错,但他看到纺织品行业竞争太激烈,就关掉了。后来,他和印尼的一些国营公司有过生意往来,还和印尼火车公司做了几单生意。

  纪辉琦说:“这些生意虽然赚了一些钱,但我从不觉得这些是我终身从事的事业,我一直在寻找着新的突破口。”

  1976年春天,一个朋友和他聊天时,忽然说:“你是学矿业的,为何不去做煤矿呢?”他顿时感到眼前一亮,“是啊,这是一个不错的行业。”

  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开采煤矿。他带着技术人员到婆罗洲的深山老林去寻找矿源。每天都要走十几公里,喝的是河水,吃的是辣椒咸鱼,洗的也是河水。有时断粮了,只得跟当地农民借。那种艰苦即使事隔几十年,纪辉琦仍历历在目。“那时我发誓要成功!”

  但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当时由于石油便宜,大家不重视煤炭资源,宁肯用油也不用煤。生产的煤炭卖不出去,煤价又很低,加上因为经验不足企业经营不善,他的煤矿陷入生存危机。尽管当时很困难,但他坚信总有一天大家会意识到煤碳的重要性。

  1989年,一家意大利公司从印尼撤退,纪辉琦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果断地接手,这样他的煤矿比原来大了100倍,矿区达到10万公顷。

  煤矿虽然规模大了,但是他还是没有赚到钱,而且规模大了,需要更多的资金,他立刻陷入捉襟见肘的地步。

  他不得不跟日本住友银行借钱。银行的人问他:“你有什么可以押给我呢?”纪辉琦说:“除了我老婆孩子不能押给你们,他们是我的永久产业,其余都可以押给你,包括我自己。”住友银行有能源的远见,他们懂得煤炭的重要性,经过谨慎考核,决定贷款给他。

  第一笔资金注入进去了,还不能解决问题。他又跟住友借,他曾开玩笑地对住友说:“如果你们不再借给我,那第一笔钱就还不了了。”

  他先后向住友贷款5次,直到1990年,总计贷款2800万美元。身上背负着如此重的债务,他压力非常大,经常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如果我是上帝的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活下去。”

  1991年,煤价涨了。从1976年他决定涉足煤矿行业到1991年整整走过15个年头。他开始赚钱了。这时压在他头上的债务可以还了,他不但把到期的贷款都还了,连没到期的贷款也还了。

  最后一笔债务还清的那一天,他感到特别高兴,特别轻松,感觉天都比平时更蓝。从那以后,他坚持用自己的本钱经营,做到不再借贷。

  随着公司的发展,煤炭产量不断增加,公司需要扩大再生产,需要进一步投入大量资金。要不要贷款,这事需要纪辉琦进一步作出决择。有人劝他:“现在要把企业做大都要勇于借钱,如果不借钱很难做大。”而这时,日本住友银行也提出要和他合作,为他准备了1亿4000万美元,作为他可以随时调动的资金,但是他还是坚持尽可能自力更生,一直没有用这笔钱。“无债一身轻嘛。”他笑着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赚钱用于再生产,终于赢得大发展

  煤矿开始赚钱了,手头上有了钱,有朋友请他入股一起做生意,他不拒绝,但不会当大股东。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只会出一点股份,以最小的股去参加,也不参与管理,只管年底分红就是了,就算是亏了,只要对公司不会伤筋动骨,也就不计较了。”

  纪辉琦坚持用赚到的钱绝大部分投入到煤矿的建设上,以扩大再生产,绝不轻易乱投资,这使他赢得了机会,而没有坐失良机。

  为了扩大煤炭产量,从2001年至2004年他做了很多工作。他说:“我默默地购买采矿权进行勘探,默默地办理各种申报手续,煤矿年产量由最初的3万吨增加到900万吨,期望明年可达到1200万吨,目前煤矿的储藏量已达到20亿吨。”这些都为他事业的腾飞提供了机会。

  2004年上半年,国际煤价为每吨21美元,从下半年开始,煤价逐步上升,直到2005年,煤价稳定在每吨40美元。这是他30年来经营煤炭业迎来的最好的时机。他说:“我总觉得这是上天对我30年来苦心经营的回报。”

  常言说:“富不过三代”,企业能否发展下去,关键要有好的接班人。在这个问题上,纪辉琦早作了安排。“我迟早是要退休的,我希望儿子能在我退休前顺利接班,这样我也好有精力去做社会工作。”

  大儿子在美国拿到硕士学位后,他又送儿子到北京大学读了一年中文,接着又去一家大公司工作两年,接触到很多财务知识,就这样再回到自己的公司,从小职员做起,经过8年奋斗,各方面得到很大提升。去年,纪辉琦提拔大儿子负责公司的全部日常事务。他要求儿子在守好家业的前提下发展企业。儿子很勤奋,比他还谨慎、踏实。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儿子一定会去煤矿,把有关人员聚集在一起开会,解决问题。他欣慰地说:“儿子做事,我很放心。”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