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教科书循环使用为何实行起来这样难?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17:55 人民网 |
河南省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致力于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长达8年之久。为此,他一度抵押了自家的房子,自费走遍了全国10多个省和直辖市,做了200多场演讲,收集了3万多册旧的中小学教科书。不遗余力地奔走呐喊,让他背上了数万元债务,甚至连生活也陷入困境。 王文胜为何要致力于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因为他发现了这样一组惊人数字:我国 现有中小学生约1.8亿人,按每人每年用20本书计算,1年就要用掉36亿本教科书,每本书按5元计算,教科书循环使用1年就可节约180亿元。从环保角度讲,这些书如果循环使用5年,可以节约1000万吨纸,600万亩的木材,1亿吨水和1000多万吨煤。这一发现彻底点燃了王文胜巨大的环保热情,从此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工作一坚持就是8年。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做起来竟然如此艰难?为什么奔走呼号了八年,“到现在还是这个样子”?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到底难在哪?对此,王文胜认为除了有大量技术性的难题需要解决之外,政府部门不够重视是重要原因。 学校的教科书应该循环使用。学生只有使用权而无占有权。这样教育学生爱护公物,节约。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本上,也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王文胜老师的困惑源于其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理想热情遭遇到了现实寒流,而这或许正是当前我国教科书循环使用尴尬现状的一个缩影。 “现实寒流”究竟有哪些?对于这样一种行动,大多数人是肯定支持的,到底是谁在阻碍他的施行? 王文胜老师:我支持您!注意到了吗?书本的背后牵掣到巨大的经济利益,既得利益者是不希望看到的。为什么以前教育部(厅、局)以前大多是穷单位“清水衙门”,而现在富得冒油,成了“浑水衙门”?因为教材养活了一大批人。为何叩不开教科书循环使用?原因在既得利益集团上。中国太多的既得利益集团为了小集团利益而不顾大整体利益了,这是很明显的事情,都循环使用了,那出版社、出版商、还有一些学校、老师等等多少人就没钱赚了埃 教科书循环使用缘何迟迟难以推广?还因为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反对的声音。但是这些反对的理由其实都是不值一驳的: “目前都是独生子女,如果教材要是循环利用了,会不会出现传染疾病的新问题”?有人这样担心。 ――其实,只要进行一下简单的消毒措施,就完全可以防止传染疾病了,用不着过度担心。 “我们不能为了教材而教材,教材是为教育服务的,节约资源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为此影响了孩子的教育。”因此要“慢慢来”。 ――请听听王文胜满怀困惑的呼声吧:“8年了,就是抗日战争也胜利了,可是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推行竟然还是老样子。”仅仅从环保角度讲,教科书循环使用5年,就可以节约1000万吨纸,600万亩的木材,1亿吨水和1000多万吨煤,难道还要“慢慢来”吗?这里暂且还不说为家长学生节约的经济开支和对学生勤俭节约品质的培养,这怎么会是什么“为此影响孩子的教育”呢? “大部分学生有记笔记的习惯,而且一般更愿意记在课本上,省事方便。一旦推行重复使用,上一届学生要把教科书传给下一届,就必须保持课本整洁,势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中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与西方国家不同,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的障碍很多,具体包括学生学习习惯、中考考试复习、课本内容更新等”。 请问:学生学习习惯是不可改变的吗?培养学生记笔记不污染课本的良好习惯,提倡节约意识,难道不正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吗?请不要再拿“中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来搪塞了吧。 “实际上学校的辅助教材远远比课本多的多,课本有必要循环吗”? ――“辅助教材远比课本多”的现实,这正是也需要加以改变的。 “新课程标准推行3年多,教材就换了两次,内容频繁更新决定教科书不能重复使用。而且教科书内容的更新是必要的。比如政治、英语等,基本上每年都更新。以英语单词为例,有些单词用法在不断改变,有些会出现新用法,教材必须顺应这些变化。如果教科书是旧的,老师怎么传授给学生”? ――实际上,基础教育教材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新课程开始一段时间,内容频繁更新,这不奇怪,以后就不大可能再如此“频繁更新”了。如果“频繁更新”太多太频繁,那就应该考虑是否基础教育教材编写者太不称职,那就应该首先考虑“更新”教材编写者了。 看来,要真正实现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教育者观念要更新才行,还要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才能跟上世界潮流,不被淘汰。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李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