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乡村“孩子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0:22 人民网-华南新闻

  岁月无情,85岁的老人,银丝满鬓,皱痕如刻。但是,50年如一日,对乡村孩子的关爱融入了她的血液,她默默坚持,辛苦耕耘。

  为了村里的孩子不必终日在田间嬉戏,她放弃了到镇敬老院安度晚年。她说,她离不开村里的孩子,离不开她的幼儿园。

  她,就是广东德庆县金林村幼儿园园长、共产党员陆耀球,人们都亲切地叫她陆阿姨。

  与小生命结下不解之缘

  60年前,陆阿姨从德庆县城嫁到金林村。第二年丈夫就不幸去世了。

  时光荏苒,青春似歌。解放后,寡居的她膝下无嗣,平常守着半亩地,余下时间都到夜校学习。村里没有接生员,她毛遂自荐,到县里接受培训,从此附近几个村的接生工作都由她一手包揽了。

  有一年除夕,陆阿姨正在家里忙着包粽子、杀鸡过年,邻村的孔昭泉气喘吁吁地赶过来说,他老婆要生。陆阿姨二话没说,放下手头的事,带上接生工具,跟着他在山路上奔波半个小时。到家后一检查,发现产妇子宫破裂,必须立刻送去县城里的医院,可没车怎么把人从山沟里送出去?陆阿姨想起回村过年的谢寿容在卫生学校读书,便跑回去找她。谢寿容打电话、托关系,终于叫来一辆救护车。

  到了医院,医生诊断要剖腹产,可没做过,必须送到肇庆市医院。但是,由德庆坐船到肇庆要好几小时,人送到估计命也玄了。这时,陆阿姨站出来说:“把人送过去肯定不行,你们就帮帮忙,试一试吧!”拗不过她的坚持,医生只好硬着头皮做起手术。那是德庆县有史以来的第一例剖腹产。

  就这样,从未生育过的陆阿姨,却帮助无数人实现了做母亲的愿望,也与她亲手迎接的小生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50年扎根山区育幼苗

  1956年,农村合作化掀起高潮,大人上田劳动,小孩没人照顾。陆阿姨作为村里的党员,响应上级号召,主动挑起照看孩子的重担,办起了当时镇上唯一的幼儿园。没有场地,她腾出自家房子;没有教具,她自制小黑板;有的娃娃太小不识路,她亲自挨家挨户,日出背来,日落送去。

  就这样,她每天领8个工分,既当老师,又当保姆,一把屎、一把尿把娃娃们带大。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以前每到秋收时节,田间小径上总会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那是陆阿姨带领他们在做课外作业———拾捡稻谷,让他们知道爱惜粮食;春夏之交,她又会领着孩子,翻墙角找蚯蚓,制成鱼饵,到河边安静垂钓,培养耐性。

  半个世纪过去,娃娃们换了不知多少拨,幼儿园也挪了4次窝,只有陆阿姨依旧安心地做着“孩子王”,培养接班人。伦美兰上世纪70年代中专毕业后回到金林幼儿园教书,见过城里的花花世界,她有点忍受不了乡村生活的平淡,孩子的哭闹变成了生活的噪音。陆阿姨耐心告诉她,要把哭声当作歌声,才能做好幼儿园工作。现在,伦美兰已经在金林幼儿园当了30多年老师,她说:“陆阿姨是我的榜样,我也要在这一直干下去。”

  陆阿姨的心血没白费。多年来,从金林幼儿园走出去服务社会的学生累计有3000多人。县里的教师常常夸奖说,金林村来的学生,基础好,上得去。短短几十年,金林村出了百多位大学生,成了当地的“文化之乡”。1960年以来,幼儿园获国家、省、市级先进集体奖22次。

  把村民孩子当成自己的骨肉

  虽然陆阿姨一直独身,但早年别人给她介绍城里对象,她都婉言谢绝。在她心里,幼儿园就是她的家。多年朝夕相处,陆阿姨已把幼儿园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村民谢五庆两口子平日生活困难,有孩子后更是难上加难。陆阿姨办起幼儿园后,让夫妇俩把刚出生的娃娃送来,他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算落地。那一年,孩子银莲患了麻疹,妻子把孩子留在家里养病。连续几天,陆阿姨左等右盼,看不到孩子上学,心里焦急。她冒着霏霏细雨,上门看望,发现孩子高烧不止,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一问,孩子已经发烧好几天了!当时谢五庆在外地,家里又没钱,陆阿姨当机立断:“不能再耽搁了!”她马上跑去向别人借了30块钱,回头背上银莲,赶到县城医院。孩子转危为安,陆阿姨笑了。几十年过去,银莲去了县城工作,每次回家父母都会问她:“你去看陆阿姨了没?”

  随着年岁渐长,陆阿姨的晚年让人挂心。1984年,主管镇上民政工作的叶锦泉了解到情况,对她说:“你什么时候来敬老院,我什么时候派车来接你。”但陆阿姨说:“只要还能工作,我就要坚持到底。”现在,陆阿姨虽然一个月只有400元收入,但依旧怡然自得。她说:“都一把年纪了,有吃有穿就行,只要能多做几天自己喜欢的工作,能看到村民的子女健康成长,我就开心。”

  陆阿姨如今是村里最老的党员,尽管腿脚不便,可只要支部开会她还是积极参加。一路走来,她赢得过种种荣誉———1979年,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0年,她以优秀党员的身份出席省妇代会;1983年,她被评为“全国儿童少儿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获“园丁荣誉纪念章”。面对荣誉,陆阿姨说:“我只是做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平凡的执著(记者手记)

  采访陆阿姨,天公不作美,风高雨急。来到金林村时,陆阿姨早已守候在幼儿园外。

  老人精神矍铄,热情地领着记者来到幼儿园旁的家里。家并不大,和他人共用的客厅里,简朴得没几件家具,一台旧式的缝纫机算是最贵重的家当。微弱的灯光下,老人缓缓地聊起过去,平静而安详,往事一幕幕重演。一声锣响打断了她的回忆,那是放学的信号,孩子要回家了。陆阿姨理了理身上自己裁剪的蓝布衫,起身离去。孩子们在外排好队,唱起改编的歌谣。老人护送七、八、九队的孩子回家,经过村里的清溪古道,经过种满贡柑的果园。

  近几年,德庆贡柑名闻天下,许多种植户都发了财,惟独她还拿着一份微薄的工资。孩子在前活蹦乱跳地走,老人在后步履蹒跚地跟随。这几天,她风湿病犯了,两个膝盖都贴着镇痛贴,走路有点艰难。看着最后一个孩子进了家门,老人才安了心,撑着补了又补的黑雨伞,踩着泥迹斑斑的拖鞋,返回家中。她只有两双鞋,这天雨不够大,那双雨鞋她舍不得穿。

  农家的炊烟升起,映衬着老人独自归去的背影,让人觉得格外动人,可能是为她平凡中的那一份执著与坚持。

  《华南新闻》 (2005年10月11日 第四版)

  作者:本报记者 刘圣清 赖伟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