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再富不能“富”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3:2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孩子的理财教育应从小抓起

  编者按:在国庆七天长假中,有不少孩子花钱如流水,这给家长们留下了担心和思考。在家长们越来越“富”的同时,孩子的理财观念和能力似乎也越来越“穷”。我们不禁要问:在“富”与“穷”之间,家长们究竟该如何取舍?

  近日,市民黄先生打进本刊热线称,他14岁的女儿在国庆期间用于旅游、购物总共花费近4000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对女儿如此“大手笔”,黄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平时女儿学习紧张,难得放假就让她和同学一起去旅游,花了两千多元,回来后又到商场给她买了不少衣服、鞋子,女娃娃嘛,打扮打扮也应该。”

  常听人形容现在的孩子花起钱来“眼睛眨都不眨”。“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是时下很多家长的一种普遍心态。如此做法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便是众多孩子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和健康积极的消费习惯。

  理财教育存在四大弊端

  有调查显示,如今绝大多数孩子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据了解,孩子将父母给的零花钱、“过节费”等“收入”多数花在了上网吧、迪厅,购买高档服装以及同学之间请客吃饭上,能科学理财的少之又少。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理财教育是一个盲点,目前存在四大弊端:

  一是许多家长未给孩子介绍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信息,富裕家庭没告诉过孩子创业的艰辛,经济拮据的家庭则耻于跟孩子谈钱,甚至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兜里有钱。孩子丝毫没有家里缺钱的危机感,更不懂得什么是节俭;二是社会上对拜金主义金钱观的过度渲染,使未成年人潜移默化地受到扭曲的金钱教育;三是消费指导欠缺。未成年人常在相互攀比中、在商品广告的诱导下决定自身的消费行为,陷入盲目消费、高档消费、炫耀消费的误区;四是未成年人获取金钱的欲望膨胀。当父母的给予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在外力的引诱下就可能以违法手段获取钱财达到其目的。

  理财教育的三个时期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呢?专家建议:

  幼儿期(3~5岁)此阶段是孩子理财的启蒙期,可以有意识地传授孩子一些简单的理财知识。例如,有意识地教育孩子辨认硬币和纸币,并使其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买些储蓄玩具,如储钱罐等,教孩子存钱,通过这种方式使孩子懂得钱可以越存越多,进而使其理解储蓄的意义;到商店购物时,可以领着孩子付钱取货。

  童年期(6~11岁)此阶段以指导孩子用好零花钱为主。例如,指导孩子制定用钱计划,根据孩子用钱的总数,指导孩子有计划地、合理地消费;监督孩子执行用钱计划,记好收支流水账,使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量入为出的观念,自觉控制自己的计划外支出;带孩子到银行开户储蓄,培养其积累财富的意识。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孩子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能更多地接触和处理消费问题,理财教育应在技巧上提高。例如,让孩子懂得优先消费,如把家庭每月的收支列出一个简表,同时标出节约资金后想去购买的物品,可以提醒孩子向目标努力;允许孩子在不过分的情况下,做一些糟糕的决定,甚至超支,再把由此带来的后果展示给孩子看以及怎样才能避免;让孩子参与家庭未来规划,家长可以与孩子谈未来,如为上大学而储蓄等。

  记者 王静菊 陈茵整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