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协调经济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8:25 人民网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生产力方面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产关系方面的人与人的和谐;现阶段产生不和谐的根源在于体制的变迁,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利益均衡的体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市场经济 利益

  当前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讨论得很多,有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有从各自不同工作岗位的角度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认为和谐社会更多是经济问题,本文着重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利益关系理论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解读,希望有助于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由“和”和“谐”两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

  “和谐”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晋书·挚虞传》中则提出“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汉书》中也出现过“夫任一人则政专,任数人则相倚,政专则和谐,相倚则违戾”。另外,在我国古代,“和谐”和“中庸”观念一直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并将其视为事物的根本法则,认为遵循此法则,天地万物便获得秩序,顺利长育,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足下之大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旬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达到天人间的协调统一。人不能“上逆天道,中背人和,下绝地理”,否则,“天不予时,人不给利,地不生财”。

  从中可以看出,古汉语中“和谐”一词的意思是协调。

  “和谐社会”,就是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气氛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和谐社会。就好比社会主义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发展,不仅表现为整个经济系统的内部协调,速度与效率、产业结构、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区域之间的协调;而且也表现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共同发展,政治民主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等等;国内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的协调。总归包括两方面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和人与人和谐。这一点从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中可以窥见一斑。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范畴;其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首先,一定水平的生产力是人和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和原始基矗一定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是人和社会生存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人就无法生存,社会就无法存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制约着人和社会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这些现有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力状况预先规定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他进一步指出,要消灭私有制社会的“异化”现象,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因为,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这里实际是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力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还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或者“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的表述,实际指的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里包含着社会主义和谐的生产关系方面即人与人的和谐。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这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矗

  二、我国现阶段产生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核心,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有它背后的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当前我国出现诸多不和谐的现象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经济利益差距。

  1、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

  一从人均GDP看,西部人均GDP从1998年的498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22美元,2002年比1998年增长33%。而同期东部人均GDP由1998年的1212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704美元,增长41%。

  二从GDP增长率差距看,1998-2002年4年间,东西部GDP增长率,以1998年为100,东部11个盛市、区GDP的4年增长指数分别是:7.36%、20.51%、32.85%、44.59%;西部12个盛市、区GDP增长指数分别是:4.82%、13.70%、24.59%、36.20%。4年时间,西部与东部的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但西部与东部增长率的差距却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6.81个百分点、8.26个百分点、8.39个百分点,呈逐年扩大趋势。

  三从外贸和吸引外资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西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连续4年保持平稳增长,从1999年的18.4亿美元增至2002年的20.2亿美元。但与东部的快速发展相比,差距仍在继续拉大。(以上资料来源自李银雁:“东西部地区差距仍在扩大”,《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1月19日)

  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一是农民人均收入下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近三年来急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一般为7-9%,而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仅为4%;城乡收入之比,1978为2.47:1,1984为1.7:1,到1994为2.6:1,到了1997扩大为2.74:1,2003年扩大到3.2:1。这是统计数字,如果再考虑城市享有国家补贴、城市全是现金、农村多为实物等等因素,城乡收入实际上相差5-6倍。

  二是消费以及生活质量的差距也在扩大,广大农村的公共卫生条件、教育整体水平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农村每千人口,平均拥有不到一张病床,而城市的平均数字,约为3.5张;农村每千人口,只拥有一名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则在5名以上;农村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只有9.58%,城市则为42.09%。

  2000年,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比城市平均水平少3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农业从业人员最低;2000年,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

  截至目前,农村还有近1亿人口没有获得医疗服务,3000多万贫困人口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近20%的县未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基本标准,4亿多农村人口尚未饮用上自来水,近8%的农村婴幼儿没有享受免疫接种。

  三是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四个比重”持续下降:农业部门产值占GDP比重明显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比值下降,农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以上资料来源自陈娉舒:“城乡差距:中国如何面对五大挑战之首”,《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5日)

  【1】 【2】

  

协调经济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李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