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来破解药价谜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9:03 河北日报

  2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的药品降价,的确让老百姓看到了国家整治药价虚高的决心,看到了政府对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高兴。但问题在于,无论是专家的意见,还是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那么容易。

  政府和价格,谁是赢家

  百姓感觉药贵,主要来自在医院治疗的感受。在我国现有的药价管理体制下,医院绝大部分药品是通过政府主导的统一招标采购,由物价局定价后出售的。也就是说,医院卖的药无论多贵,都是“合法”的。老百姓感觉到医院治疗的花销越来越大,患者为药费支付的费用也越来越高。我们的药品价格,仿佛走进了一个难以突破的谜局。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分析:第一,在药品利用方面,医院可以减少使用政府定价药品,增加对高价药品的利用。有些医院在药品调价后,就不再购进某些低价药品。第二,药品价格在整体下降后,医院增加了药品的利用量,导致药品不合理利用的增加。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掌握强势信息的医方可以直接控制药品使用的结构和数量。有研究表明,98%的普通感冒病人门诊就诊时使用抗生素,其中不必要的药品利用不但带来安全问题,也直接导致药费增加。

  只要稍具常识,我们就会知道,在医院、制药企业和患者3个医疗关键环节上,患者处于弱势地位,而医院则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原因很简单:信息不对称。医生掌握医学知识,包括药理药效,患者几乎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一方面政府一次次强制性降低药品价格,一方面老百姓的医疗费用节节攀升,人们不禁要问:医药价格到底谁说了算?

  据了解,目前我国医药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并存的局面。但一些非政府定价药品却往往比政府手中掌握的药品价格要低。

  据制药行业人士透露,我国绝大多数药品的生产,尤其是当前盛行的抗肿瘤类药品净成本很低,而且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不搞研发。药品生产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改变药品的包装、规格和销售上。当然,由企业建议的零售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环节的费用,其中包括为获取政府批文所付出的金额。

  潜规则缘何我行我素

  在医院与制药企业的关系上,医院也处于强势地位。目前,各大制药企业销售主渠道就是医院,大约总产量的80%都要通过医生手中的那张处方销售出去,医生不开处方,制药企业的前景堪忧。在某种程度上,是医院决定着制药企业的生死。

  一位从事药品制造的人士无奈地表示,在整个药品推销过程中,药品进医院和医生在患者的药方上开这种药,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他们不得不为此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财力。

  关于药品销售,人们提及最多的莫过于“医药代表”,一种药品从厂房内生产出来到用到患者身上,几乎都离不开这一环节。

  在经过众多医药代表反水披露售药内幕后,稍对此类事件关注的人们几乎都可以绘出一幅医药销售领域的潜规则运行图:生产企业———买断经营的批发商———大区域代理———地区代理———医药批发公司———医院主管进药的领导———药剂部门领导———医生———药房———患者。每一个环节都要谋求盈利,层层加码后,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药价高似乎成了水到渠成的结果。

  有关信息表明,目前医院总收入中,药品收入几乎占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大块是医疗服务收入,还有一小部分财政拨款。医院的生存、发展和医务人员的福利,已经紧紧与药价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在这种链条的左右下,一些物美价廉的药品却被医院拒之门外,而要价奇高的药品却堂而皇之地陈列在医院的药房里。

  新华社报道披露,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显示:2004年4月-11月底,全国查处的医药购销中的违法违纪案件526件。实际上,这不过是长期遵循“潜规则”运行的医药购销黑幕的冰山一角。

  那么,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医院造成的吗?在我国,目前各医院基本都是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运作的。在诊疗费用很低而财政补充不足的情况下,医院要想生存、发展,就不得不靠高价格、高利润的药品来“补充能量”。

  与此同时,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有多方面的原因。除去药品价格高之外,不必要的检查、住院以及其他杂费,都让患者有难以承受的感觉。

  文/本报记者 徐国栋 张许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