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出粮”了吗?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10:22 南方日报 |
本报记者 戴双城 王敏 田甜 留意新闻的人都应该还记得,在年初的时候,珠三角缺工的事情被很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打出大幅“长期招工”横幅的同时,都特别注明“出粮准时”以招徕外来工。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珠三角缺工来呢?事后调查,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工作环境恶化,二是工资拖欠问题严重。这其中以拖欠工资带来的后果最为明显。 有人笑言:上世纪80年代,人们见面时,一般问候语是:“你吃了吗?”90年代后,就换成了“你下海了吗?”现在,人们见面后的问候语则变成“你出粮了吗?” 或许这有点言过其实,但多少也反映出拖欠工资问题的严重性。不久前,国家有关部门公布,全国拖欠工资达数百亿之巨。 拖欠工资问题涉及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是引发劳资矛盾的重要源头,解决拖欠工资事关广大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每年元旦春节前后,是欠薪矛盾和欠薪事件的集中多发期。 在今年年初开展的欠薪检查行动中,东莞各镇区分自查、市集中抽查、部门跟踪复查三个阶段全面开展企业欠薪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和建筑项目8385家(项),涉及工人130多万人次,查处欠薪企业758家,帮助10万多名工人追回欠薪8700多万元。同时,东莞市劳动局部门还对103家违法企业作出了行政处罚。东莞拖欠工资的现象由此露出了冰山一角。 个案一 公司授权 ≠ 公司代表? 签过协议,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不仅提成没拿到,王伟连基本的工资也没拿到。找到原来的公司时,却被告知与其签协议的总经理已经离职,公司的另一合作人则表示自己与王伟没有任何关系。半年多过去,自己的劳动所得依然无法讨回。9月28日,被拖欠数万元工资的王伟无奈中找到本报,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讨薪过程。 讨薪半年分文未得 据王伟介绍,他于2004年12月30日受聘于广东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任东莞分公司二部市场经理,当时与他签协议的是该公司总经理尹华生。协议上说明,王伟的待遇为2600元底薪(包括各项补助)加业务提成2%。 王伟告诉记者,签订协议后,他共为公司签订了两笔总计452万余元的业务,并受到公司两位负责人的口头表扬及承诺。然而,一个月后,王伟并没有拿到预期中的提成,更加令他不解的是,不光提成没有拿到,连2600元底薪也没有拿到。同时,王伟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因一直未见到公司公章和营业执照而起疑,打算另谋出路。由于工资及提成一直没拿到,在离职前,王伟要求尹华生作出了书面承诺。 王伟向记者表示,今年5月,因为两项工程已接近尾声,王伟回该公司要求结款,对方口头答应先付提成50%,但表示要到6月5日再支付。然而,6月5日后王伟多次找到该公司,但时至今日,王伟依然没有拿到自己的薪水和提成。 “实际上那家公司是尹华生和时明合伙开的,挂靠了省装东莞分公司二部的名字。现在两人拆伙了,尹华生离开了公司,而时明就表示他没有对我作过任何承诺,让我找尹华生。这不明白地告诉我,我的劳动所得都拿不到了么?”王伟气愤地告诉记者,因为他们内部的原因,对方已经拒绝支付他的薪水。 合作双方互相推诿 在收到王伟投诉后,记者随即用电话与尹华生和时明取得联系。 尹华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已经离开该公司,而且当时他也只是以受聘身份在该公司工作,并非该公司法人代表,王伟应该与时明联系。尹华生同时表示,时明所在公司并非有意拒付王伟薪水,而是有些内部原因调整,王伟应该体谅对方,与对方好好协商。 10月9日,记者接通了时明的电话,时明在电话里向记者表示,此事他已经委托律师,并将律师的电话告诉记者,要求记者与律师联系。随后,这位秦律师向记者表示,时明成立的公司为雅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并非省装东莞分公司二部法人代表。当时只是省装公司对时明个人有授权,允许时明以省装公司二部的名义接揽工程。时明和尹华生的合作也只是在省装公司二部方面,与雅华没有关系。在王伟这一事件中,时明以及雅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均未与王伟签订任何协议,也没有作出书面承诺,可以说,时明与王伟没有任何关系,王伟投诉时明,向时明追讨工资的行为并不合法。王伟应该向尹华生或者省装公司追讨工资。 个案二 企业随意克扣工资 全厂三成工人领“负工资” 不久前,茶山劳动分局接到工人投诉,称增埗高林工艺制品厂(无工商营业执照)以工人亏损浆料为由克扣工人工资。据查,该工厂共有工人130多人,主要从事油泥工艺品的成型及上色工作,从该厂工资表监察人员了解到,被该厂方以浆料亏损为由扣除工资的工人主要集中在注浆部,该部门员工的工资甚至出现“负工资”情况,“负工资”人数约占全厂总人数的30%。 在调查中,厂方坚持认为,工人不按技术规程操作,造成浪费及损失,厂方完全有理由从工人工资中作出扣除,以补偿工厂的损失,扣除标准按厂规规定,即亏损1公斤浆料扣10元工资,调查人员指出,根据国务院《企业职工奖罚条例》(国发号[1982]59号)规定,企业每月扣除工人的赔偿金额一般不能超过工人月标准工资的20%。经过处理,该厂仍不整改工资的行为,不久后,该厂老板逃匿。 一位法律界的朋友告诉记者,该企业的上述行为属于随意克扣劳动者的工资,违反了《劳动法》。《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或合同约定应当支付给劳动者工资的项目及数额必须全额支付给劳动者。《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从劳动者工资中代扣下列款项:(1)劳动者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劳动者个人应当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3)法院判决、裁定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第十五条规定:因劳动者过错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应当提前书面通知扣除原因及数额,未书面告知的扣除后,扣除赔偿费后的月工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调查 东莞每年流失10%普通工人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就民工短缺情况,组织一部分专家在几个城市进行过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东莞,普通工人平均年流失率约为10%,而毛织和玩具行业的流失率高达20%—30%。因为害怕拖欠工资,很多本想来广东打工的外来工纷纷涌向了长三角一带。东莞某人才市场曾做过一项员工离职后流向的调查,范围包括管理层、工程师、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结果显示东莞的工人除在珠三角内部流动外,其中有9%到了长三角地区。这说明一个事实,珠三角在成为产品制造基地的同时,也成了别人的“熟练工人”培训基地。过去在厂区门口贴一张大红纸招工,随时就会有近千人排队报名的景象,现在恐怕再也不会出现了。据统计,珠三角的农民工缺口今年一度超过百万人。 欠薪事件为何屡屡发生?东莞市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长何柱坚告诉记者,除了恶意欠薪者之外,大部分企业欠薪是由于经营不善,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造成的。 据介绍,近两年来,东莞加大了追讨欠薪的执法力度,然而,欠薪事件仍时有发生,不管是劳动监察执法部门,还是媒体,收到的欠薪投诉比比皆是。而欠薪事件的屡禁不止,并非仅因企业不惧法律,还因为经营不善导致一些企业主不得不向更弱势的群体——劳动者身上牟取利益。 但经营不善不能成为欠薪的理由,让执法部门头痛的是,在追讨欠薪的过程中,许多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追讨欠薪之路困难重重。 何大队长表示,劳动者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是一定要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权利和义务。一旦有欠薪情况发生,应该尽快向属地执法部门投诉。何大队长同时表示,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的欠薪行为,常常要诉诸法律,通过法律途径执行解决,这更需要劳动合同这些凭据,因此劳动者一定要重视劳动合同的重要性,才能最终保护自己的权益。 对策 工资发放监控制度亟待建立 对于今年东莞欠薪的清查情况,东莞劳动局办公室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东莞市今年的清欠调查本月展开。目前,具体的计划正在制订中。据东莞市劳动局有关人员介绍,针对防止欠薪的问题,东莞市有关部门将完善企业工资发放监控制度,及时掌握企业工资发放情况。加快开发工资发放监控信息系统,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企业工资发放监控制度。事实上,东莞有的镇区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 不久前,本报曾经报道了东莞长安镇政府设有五道防线,保证工人能拿到工钱。在杜绝欠薪方面,长安的做法或许值得借鉴一下。 据了解,长安共有2000多家企业、60多万外来工,是东莞外来工最多的镇区之一。为了保证这60多万外来工能按时按量拿到工资,长安政府特意设立了五道防线,保证企业自觉按时发放工人工资。 据介绍,所谓五道防线是指:工人若拿不到工资,政府首先追究老板的责任;如果老板逃匿,就追究厂房业主的责任;业主没足够的钱垫付工人工资,就追究当地村(居)民小组的责任;村(居)民小组一时筹不够钱垫付工人工资,就责成当地村(居)委会掏腰包;村(居)委会也筹不够钱,最终由镇政府垫付工人工资。有关人士和各级政府都有责任保证工人工资的支付,无论工厂发生任何事情,首先要解决工人的辛苦工钱。为了保证工人按时领到工资,长安镇从1996年开始,就在下辖的13个村(居)委会和1个镇属集团公司成立了14个劳动服务站。服务站配有3至5名专职工作人员,有专用的办公室、电话和车辆。服务站往往能及时化解基层纠纷和矛盾,100%地处理好有关劳动投诉。近年来,因工厂拖欠工资而到镇政府上访的事件已鲜有发生;无一家工厂工人的工资需镇政府垫付。如今,长安镇80%以上的企业拿到了“员工满意企业”牌匾。 图: 当前工人讨薪多通过法庭解决,而建立企业工资发放监控制度才是长效机制。图为法院工作人员为工人发还讨回来的欠薪。 本报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