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起曾影响中国法律的涉外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10:41 今晚报

  1922年1月,天津地方审判厅审理俄国人撤克森抢劫华人萧贤臣的案件。案子并不大,但由于它正处于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申请收回各国领事裁判权、国际司法视察团定于4月中旬来津视察的特殊时期。因而,此案件的审理前后,不但引起中国司法界的格外重视,而且也引起国际新闻媒体和国际法律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中国方面试图利用此案让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法律,认同中国法律的成熟与独立,达到顺利收回领事裁判权的目的;而一些外国人则企图利用此案大做文章,为中国收回领事裁判权制造障碍。

  1922年1月9日,受害人萧贤臣在天津地方检察厅叙述了案发经过。1919年12月5日,萧携款10626元(日本老头票,折合银元9000余元)乘中东路二等客车从俄界双城子返回哈尔滨。当日夜间火车抵达俄界火路互持车站时,萧被人叫到头等包房,见里面有三个俄国人,其中一个佩中尉衔的军官对该包房的一名俄国妇人说:“你暂时出去一下,我们对这位先生有话要说。”妇人出去后,萧见势头不妙,急忙将皮包抱在怀中,两名俄人扑上来将皮包抢了过去。中尉打开皮包粗略地清点了一下,即将所有票款悉数装入了自己腰包,并说:“按照俄国的法律规定,钱款是不允许带出境外的,一旦查出不但要没收、罚款,还要对当事人执行监禁5年。”至绥芬河车站时,三俄人跳下了火车。

  被劫后,萧正请那位头等包房的俄妇人道落脱夫写了两份证明书。回到哈尔滨后,萧通过有关方面将证明书一份交给了双城子俄国官厅,一份交给了海参崴俄国官厅,并附上自己所写被抢经过,请求俄官方尽快缉拿逸犯。

  不久,即接到双城子官方来电,称已将其中两名疑犯缉拿归案。萧即刻赶赴双城子与之对质,当场确认了被捕的就是那两个穿军服的人,并得知他们一个叫哥雷金司克,一个叫撤克森。在人证面前,他二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遂经法院宣判收入狱中。

  1920年1月,俄国发生了新党政变,这两名罪犯趁机越狱潜逃。1921年9月,哥雷金司克在海参崴再次被警方捕获。撤克森则越境潜入天津,后被天津警察厅捕获。

  1922年1月11日,天津地方检察厅侦查终结,以欺诈取财罪,在天津地方审判厅对撤克森提起公诉。12日,该厅公开审理了此案。虽然撤克森在法庭上公然翻案,但有证人道落脱夫的证明书和撤克森等在双城子对其劫财情节供认不讳的事实,16日天津地方审判厅做出撤克森有罪的一审判决:撤克森犯诈财罪,处三等有期徒刑三年,褫夺入军籍之资格终身。撤克森不服,向直隶高等审判厅提出上诉。

  二审中,撤克森的辩护律师称,撤克森在双城子是无罪释放的,并非是越狱逃跑,在俄方已做出无罪释放的执行期内,中国无权审理,更无权改判。

  休庭调查期间,经外交手段,由海参崴总领事寄来函件,证明了撤克森等三人劫财及撤克森在双城子越狱潜逃的事实,并提出:一、务须严缉在逃各犯;二、此案未开审以前,务将各犯拘禁,免逃法纲;三、须将该犯等财产查封,以备赔偿华商之经济损失。

  同年3月16日,直隶高等审判厅做出“驳回撤克森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撤克森仍不服判决上诉至大理院。

  被告撤克森之所以一再上诉,天津审判厅在审理此案时之所以小心翼翼,都是因为当时中国正在向国际社会申请收回领事裁判权,而此案已引起国内、国际的普遍关注。

  1922年1月,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提出收回各国领事裁判权的申请,各国借口中国司法不健全而予以拒绝,后经中国专使一再据理力争,各国答应闭会3个月后,由各国政府派代表组成司法视察团到华视察各省司法状况,视察地区以各通商地方为主,天津也列在其中。为此,司法部立即下密令,让直隶审判厅“谨慎从事”,做到既要对受害的国民有一个交代,又要保证此案的判决结果让国际社会满意。

  此刻,在津的外文报纸也在推波助澜,天津的英文报纸《东方时报》对此案做了跟踪报道。该报称,监狱乃为刑事犯已决执行之处,而嫌疑犯撤克森未经审问即被羁押于天津第一监狱,显然有悖于法律;此案审理过程和目前的判决,已经成为中国收回各国领事裁判权的一大障碍;此案在审理过程中,法庭内旁听席位不足20个,庭审时审判长有拍案怒骂情形;在采访撤克森时,记者发现看守所内卫生环境极差,没有厕所,仅在所内放一马桶,更没有一件像样的被褥,此等恶劣条件严重地侵犯了在押犯的人权。该报每次登载此案的消息都会使报纸的销量激增,外国人对此案的特别关注由此可见一斑。更有人想用此案大做文章,将此案视为观察中国法律之良莠的依据。

  面对外国新闻媒体接连不断的批评和日益临近的国际司法视察团来华考察的时间,同年7月18日,大理院将撤克森案发回了直隶审判厅重新审理。22日,直隶审判厅做出最终判决:撤克森因犯诈财罪,处四等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但因羁押期已近一年,实际上,不久,撤克森即被释放了。

  1926年6月15日,姗姗来迟的各国司法视察团抵津,有成员向直隶高等审判厅厅长询问当年审理撤克森案的情况。厅长调出当时卷宗,给予较为详细的解答,并一再强调,当时的不足现已全部得到改良,今日之司法已有长足的进步,绝非昔日可比。对于此案,事隔4年还有人抓住不放,是中国方面所没有料到的。6月16日下午,国际视察团离津赴京。后因北伐战争爆发,收回各国领事裁判权终成泡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