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何必给自然套上形式主义的枷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11:25 人民网

  由国内一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于日前结束,在评选出的“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中出现了一些人们不太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名字,而华山、庐山等自古闻名的“名山”却遗憾落榜。(10月10日新京报)

  此次评选结果公布后,立即在业内和社会舆论界引起了相当反响。笔者注意到,不论是专家也好,普通读者、旅游爱好者也罢,有相当一部分评论将注意力放在了对某些知名

度较高的“名山”落选的品评和“反思”上,甚至由此生发了对这些“名山”大腕的近景现状、人文环境、市场开发与经营理念等方方面面的诘问。

  在笔者看来,这种理解思路未免太过片面和情绪化了。必须认识到,此次的“十大名山”评选活动是由相关媒体主办,它的评选程序设置、操作主旨与理念、品评思路、具体的评介技术环节权重以及契入角度等,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自己的“个性化”烙樱换句话说,从社会认识层面看,将该评选视之为可供参考的“一家之言”恐更为合适。

  事实上,“名山”之谓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它掺杂着太多感性和抽象的情趣意识,就如世俗红尘对“名人”、“名角”的价值判断一样,是不堪深究、难经推敲的。客观地看,人类的价值判断、人文情趣、审美方向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移,对某些特定自然风景的评价尺度亦会疏移不定。如果我们翻开旅游界的各种“十大”典册,便会惊异地发觉,今日的“十大”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十大”名录变化不可谓不校这是否便意味着,上世纪曾登上光荣榜、而今朝已下榜的某些自然景区在品质上、风貌含金量、形象号召力上已大大“沦落”了呢?显然不是,十数年的时光变迁,远不足以销蚀山川秀色;同样,短短十数载的人力经营和开发,亦不足以保证昔日的“配角”今朝冲榜成功。不变的山川丽影,变化的休闲、审美方向。这才是让排行榜潮落潮起、各领风骚的关键所在。

  以此视之,人类审美观的逐新、趋热特性显露无余。有必要提醒某些热衷于论榜说事、或是依榜进行商业化操作的人的是,在大张旗鼓进行排榜论英雄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山到底是什么?山与名能扯上干系吗?山川的生命史远比人类长久,你可以说它是大自然的造化,也可以视为地球地质运动的美妙产物。它的高大伟岸,它的幽静玄妙,它的雄浑野趣,让身躯渺弱思想浩瀚的人类后来者望而兴叹,并由此激发了或亲近、或颂赞、或“征服”(是生理上的而不是精神上的)等美学意识思考。很显然,山与人,是神奇自然的伟大两极,他们是和谐共存、相看两不厌的平等主体。你可以用面积、海拔、风物特质来审视其区别,却没理由也无必要以名、利视角和标准来衡量其优劣。

  对于山川史、人类与自然的亲和史、“交往”史而言,名利之类的形式枷锁更像是一个短视的肥皂泡,它除了证明某些人审美判断上的轻浮和自以为是,并不能给这个品味各异、审美自由的世界留下点什么。山的个性化审美形态当然多姿多彩,它可以是荷马式的、汉尼拔式的、拜伦式的、梭罗式的,也可以是苏格拉底式的、尼采式的、李白式的、惠能式的,当然,我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有理由以自己欣赏的方式步入它的灵魂和美感深处。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海拔不过数百米的白兆山。在排行榜设计者们看来,它也许“籍籍无名”,可在欣赏者眼里,它却是曼妙无方的。不仅因其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还因其与李白的千里佳缘。诗人在此娶妻生子,在此诗酒欢娱、意兴挥洒。在品评者看来,它的绝美来自于其飘散不去的诗性。就像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云之山、雾之山、观日之山、佛光之山、人文石刻之山一样,它们的美来自于各臻意趣的内在个性,而非虚名遐指。“十大”之类的逐流务虚之举,业已纠扰世俗、人性很久,难道还要让它在无欲矗立的自然胜景上施放功利迷雾么?

  来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