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间托老所”亮黄灯 发展家庭式托老值得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12:00 青岛新闻网

  有关人士认为,发展“家庭式托老”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出路

  白天和老朋友一起聊天、玩牌,晚上回家休息,类似“托儿所”的“日间托老所”5年前在我市悄然兴起,但是,记者目前经过调查却发现,一度广受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称赞的老人“日托”服务,现状却不容乐观,有的因为日托老人少已悄然向全天候养老所“转型”。“日托”为何会亮起黄灯,陷入经营危机呢?

  早送晚接成子女负担

  五年前,我市第一家“日间托老所”在市北区登州北路社区成立,开业之初,以其新颖的服务理念吸引了不少社区老年人前来“光顾”。“最多的时候这里有10位老人,但现在也就剩下三四个人。”日前,登北社区的徐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参加“日托”的老人很多年龄都在七八十岁左右,腿脚不灵便,每天“朝九晚五”,接送成了子女最头疼的问题。

  “还有不少老人遇到刮风下雨或是天气炎热,就会觉得出门太麻烦。时间一长,有些自理能力强的老人觉得还是在家方便。”徐书记告诉记者,在老人很少光顾后,日托站便逐步由原先的单纯日间照料转型为全天候养老服务,现在,已经发展到有30个床位300多平方米的社区敬老院。

  规模小成本高价格难降据徐书记介绍,虽然街道在小区内单独找了一处百余平方米的房子,开辟了活动空间,且作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之一,日托站实行低收费,一般每月在300-400元左右(包括餐费),给老人服务的护理员也都经过了养老护理专业的培训。但很多老人却单纯认为在日托站就是“白天打打麻将、聊聊天,中午吃顿饭而已”,不合算。

  同时,“太低的定价必然给‘日间托老所’自身的经营带来困难。”因日托的价格难以确定,日前,台西纬五路居委会正在筹建中的日间照料服务站遭遇难题。居委会王主任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先期投入的皮沙发、躺椅、电视机、健身器等休闲、娱乐、健身器材,仅空调费、用工费、餐费、护理费就是一大笔费用,“所以,日托站虽小,但每日的成本也不低。如果人员过少或者定价过低,居委会就要不断贴钱。”

  这也是日托养老日渐冷清的原因之一。

  希望从“家庭托老”入手破题

  “日间托老”服务又不可或缺,如何发展才能使其更具生命力,且能解决居委会资金少场地有限的难题?为此,徐书记建议说,作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补充,托老所仍是市场所需,不妨利用居民家庭资源条件开办家庭托老机构。

  据记者了解,日前,错埠岭社区正着手推出个人开办居家养老的项目,利用居民闲置房屋,为周边老人提供家庭式日间照料服务。

  “如何整合社区资源,多搞活动激发老人兴趣,同时争取政策扶持,是提高日托机构生命力所需要考虑的。”对此,市民政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虽然面临着不少难题,如个人、社会力量办托老所的资金、硬件的准入门槛目前比较高,相关的税费优惠等也缺乏,但日间照料是养老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不能认为现在遇上一些困难就取消,而应该在积极探索中寻找新的出路。记者张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