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征文:让“节约上大学”成为大学生的节约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18:33 人民网

  有一家报纸在大学生开学之际,推出了“节约上大学、花钱分分抠”的系列报道,引起了在校大学生、毕业的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强烈反响,这样的报道对于引导大学生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很有指导意义。

  我想这样的新闻策划之所以能够引起强烈反响,就是因为相当的大学生上大学不求节约,花钱不节约,相反追求的是“享乐上大学”、“花钱不计较”、“超前消费”等等,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大学校园的浪费现象出现了——

  饮食浪费。“一丝一线,当思慈母之恩;一粥一饭,当念物力维艰”,类似的标语在很多大学的食堂都能看到,但是很多的饭桌上残留的白花花的米饭、蔬菜和几个已经盛满的泔水桶里的剩饭说明,一些大学生对于这样规劝根本没有在意。一位女同学的观点也许具有代表意义:“现在粮食这么便宜,如果我们再节约,粮食的需求量就会更少,农民岂不更遭殃?吃不完就倒掉,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扩大内需的一种手段。”我想如果让这位大学生饿上两天,她就不会有这样的偏激怪论。

  穿戴浪费。活跃在各个大学的收废品者最有权利见证大学生穿戴的浪费。他们一个共同的观点是:现在的学生有钱得很。衣服、鞋子旧一点就不要了。有时几百块钱的鞋就当废品卖了。很多学生休假回来后打扫寝室,一些还有用的东西被当垃圾扫出门外,里面不乏一些还可以穿的衣服、鞋子。每年的新学期开始或学生毕业时,都是浪费现象最严重的时候。尤其是毕业要走的时候,什么都不要了。一两千元的名牌衣服和运动鞋,随便就扔了。

  休闲浪费。手机、电脑、mp3等消费品正在成为许多大学生的“日常用品”,一个都不能少,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许多家长有苦难言。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外出上街,常坐出租车;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等。其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其绝对数不小,而对大学生个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性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正在大学生中蔓延。

  “节约上大学、花钱分分抠”表面上是节约自家的钱,但是客观上实现了社会资源的节约,应该大力推广提倡。要让大学生“节约上大学、花钱分分抠”,首先应该让大学生明白,高等教育不属父母义务。在法律关系上,高等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之列,父母只需要将子女供养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算尽到了义务;其次,学校应该对大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感恩教育,让大学生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三,经常对大学生进行以“消费教育”为由头的节约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第四,进行必要的节约“忆苦思甜”教育,在对比中产生节约的动力。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李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