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板子别全打在高校的屁股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0:01 红网

  《人民日报》10月11日第五版发表了吴焰先生题为《“烧钱”贿赂 高校如此面对评估》的文章。吴先生对部分高校在教育部的评估中弄虚作假表示了极大的愤慨,特别是“造假风在教育系统里堂而皇之地出现,其危害让人无法等闲视之。想一想,一边谆谆教诲着学生“求真务实”,对考试作弊者以开除论,一边却又卷入一嘲全校性”造假风潮,人们心中的“净土”还能留下多少?知道内情的学生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步入社会”几句,更具惊堂木效应,让人警醒。

  但是,对吴先生将板子一股脑儿地全打在高校屁股上的做法,笔者却有不同看法。其实,教育界的造假之风,并不自今日始。“普九验收”造假,申报重点学校造假,学术成果造假,应付各种检查造假------“假”在以前被誉为“神圣殿堂”的学校已并不鲜见。之所以形成这种歪风,固然有学校本身的问题,但也不能否认检查者方面的问题。试想一想,如果检查者本身是过硬的金刚,而不是一下水就散架的泥菩萨,那还会有“烧钱贿赂”的现象出现吗?作为学校一方,自然也有他难言的苦衷。因为检查大员们手中握有生杀大权,你“意思”得好,不合格的东西他可以替你“瘪的搓圆”,“意思”得不好呢,“合格”的东西他也可以替你“圆的捏瘪”。你敢不“表示”吗?况且,在这种大环境下,你不“意思”别人“意思”,你“意思”得不如别人好还要吃亏,谁能拿着一所学校几千员工的利益去充“硬汉”?

  我之所以说出上面的话,绝没有为造假者护短的意思。因为假的东西,明眼人一看就清楚。譬如说几年前的教案、成绩册、各种档案资料拿出来还是簇新的,甚至墨迹未干,各种临时添置或移花接木的硬件从未有人动过,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是通过严格挑选精心“培训”的等等等等,这些毋须专家学者,只要稍有心计的人就蒙骗不了,可我们的领导和专家们却照样检查验收不误,难怪有人戏噱:被检查者是演戏的疯子,检查者是看戏的傻子。虽然有些挖苦过分,但确实暴露了我们检查机制中的许多弊玻当然,如何根除这些弊病,让我们的检查变成真枪实弹,检查者不敢受贿,被检查者不敢行贿,不是我的这篇短文所及,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只是想说明,把板子打在一方的屁股上,不但有失公允,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稿源:红网)

  (作者:吴激洲)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