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西建造东盟语言直通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3:19 人民网-华南新闻

  随着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日益临近,广西的东盟语种“人才小高地”成为翻译资源的热土。这其中,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广西民族学院扮演着重要角色!

  特色创优 长足发展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广西区人民政府就根据当时中国与中南半岛的友好邦交关系,在广西民族学院创办了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专业,逐步形成了独特的“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校进行3年本科学习后,到语言对象国留学一年。据统计,1993年以来,学校先后与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39所高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互派留学生和进修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良好机制。2005年,《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开放式培养》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1”模式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与交流输送了一批高素质国际人才。2001年,该校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一起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基地效应和特色教学,该校的东南亚语言专业本科毕业生近年来就业率均达100%。

  厚积薄发 服务社会

  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的效应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得到了充分发挥,2004年初广西民族学院就成立了“东盟国家语言培训中心”,为广西的服务行业和政府机构培训人员500多名;博览会召开前夕,该校被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指定为“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语言文化培训机构”,承担起对2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接待礼仪、东盟知识等方面的岗前培训任务;成立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完成首份《中国-东盟博览会社会评估报告》。

  此外,小语种专业的多名教师被抽调为博览会的高级联络官和专业翻译,该校还为博览会的各项服务工作贡献了1000多名志愿者,其中大部分为小语种专业学生。2005年7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在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专门访问了广西民族学院,并感谢该校为越中友谊作出的积极贡献。

  面向东盟 积极对接

  为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广西民族学院被广西区教育厅定为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基地,承担起更多的发展任务。目前,其亚非语言文学已发展成为拥有1个硕士点和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6个本科专业的广西重点学科。依托这一学科优势,广西民族学院不断推进其与对外汉语、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航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跟东南亚经济文化旅游相关学科专业的渗透和融合,并逐步衍生出“3.5+1.5”、“2.5+1.5”、“2+2”、“1+3”等新的东盟人才培养模式。为迎接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该校已有3688名学生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

  《华南新闻》 (2005年10月12日 第一版)

  作者:庞革平 黎经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