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朗读训练———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4:3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语言,当然不是静寂的字符。学习语文,少不了朗读。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它既能培养理解能力、感受能力,也能陶冶情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但从目前一些海外中文学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存在着忽视朗读训练的倾向。

  我们要重视并加强海外语文学习中的朗读训练,因为朗读可培养孩子多种能力,如普

通话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一、朗读是培养良好的普通话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普通话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社会交流和市场经济发展对国民的一种客观要求。而朗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口语表达活动,朗读的过程,正是普通话水平的展示过程,要求语言规范、标准,语流通畅。因为在语流中,声母、韵母、声调不到位的现象,或方言语音、语调以及说话中的方言词汇、方言语法问题,都可以通过朗读的强化训练得到解决。朗读能使词在语流中的正确发音形成语音规范定势,自觉地避免方言语音、语调,从而使普通话整体语音面貌有所改观,有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因此,朗读在口语表达训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朗读训练,可以培养孩子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

  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是学习语文的窗口,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体裁各异,风格有别,但均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学习时依托教材进行朗读,如朱自清《春》一类的散文,情景交融,清新隽永,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能体会文中所描述情景,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那种认为朗读是浪费时间的认识是错误的。如果在学习中合理安排朗读训练,就能活跃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又能使他们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要引导孩子大胆地说,大胆地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对所学的词语、句子和重要课文要反复进行朗读,以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这样,不但能深化记忆,同时还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反复朗读并不是一次读上几十遍,而是要不断地读,周期性地复读。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才能温故而知新。不断地朗读,既可培养语感,又能使所学知识长久不忘,学习效果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三、重视朗读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读书于写作大有裨益,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没有勤读多读的前提,大脑仓库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对于生活经验少、社会阅历浅、素材积累有限的孩子来说,更是这样。鲁迅先生对读书写作关系有着真切的论述,他说自己根本写不好文章,只是书读得多、读得好,便会写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伟人尚且如此,孩子岂能例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读书和写作关系的形象描绘。朗读可使孩子对知识加强记忆,增进理解,汲取宝贵的精神食粮和写作原材料。孩子一旦明白了这种关系,就会主动地投身朗读活动中。于是书读多了,素材积累多了,孩子们会渐渐从朗读中获益。因此,在学习实践中,老师应尽可能地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组织素材交流会,举办朗诵会,开展编排小节目、做游戏、讲故事等多项与朗读有关的活动。给孩子们创造相互交流、切磋技巧、共同提高的机会。

  四、朗读教学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课本中的课文多是优秀作品,其中那些生动的文词、准确的修辞、巧妙的构思、严谨的逻辑、感人的描写、优美的韵律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朗读者在朗读过程中一直不断自觉寻觅各种表达技巧,而这种长期用心追求的结果,势必使朗读者不论是口语还是写作方面的语言表现力都会大大提高。坚持正确的朗读引导,就能逐步有效提高孩子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朗读环境和训练机会,指导孩子收听新闻,模仿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朗读技巧,以锻炼其表达能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0月12日 第六版)

  作者:姚炳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