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岸话“和”、“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4:3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庆期间,海峡两岸众多专家学者聚会“中国第一帝都”咸阳,追溯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撷取精华,认为“和”、“合”文化确为开启现代智慧的钥匙,主张积极搭建两岸人民的文化之桥、心灵之桥,这是海峡两岸走向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它深刻地表达了古代中国人

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价值取向、理性诠释和审美感悟,就是强调和谐统一,强调“美”的和谐性。所以,“和”、“合”既是哲学范畴,又是美学范畴。

  “和”、“合”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它不仅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官方文化中,而且也根植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中。先秦时期是“和”、“合”文化的发轫期,春秋战国时各个学派都对“和”、“合”范畴作了理论的升华和延展。但是,比较集中的还是反映在儒家和道家的学说中。它是农耕文明的土壤中长出的智慧之花,因此,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国语·周语》中就指出,阴阳之气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行,就形成风雨、四季的自然运行与“人民和利”的社会形态。《吕氏春秋》指出:农本之道,“为之者在人,生之者在地,养之者在天”,强调人、地、天三者的互动。

  “和”、“合”文化十分重视社会的和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中庸》强调,社会关系和谐有序,才是“群居和一之道”。《吕氏春秋》则认为,处理好“同”与“异”的利益关系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即“异所以安同也,同所以危异也”,就是说,老百姓的利益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就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

  “和”、“合”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哲学层面看,“和”、“合”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追溯古代中国人对“和”、“合”范畴的诠释,不难看出一条主线,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中最基础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荀子提出“以时顺修”的观点,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提倡禁渔禁捕,封山禁伐。商鞅变法中就有对于“弃灰于道”导致环境污染而要受到严厉处罚的规定。

  从社会学层面看,构建和谐关系,建设美好社会,一直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从墨家的“尚同”思想到儒家的“大道之行”,“人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从太平天国的“天下共享”到康有为撰写的《大同书》、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天下为公”;从古代诗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到民间的“花好月圆”、“家和万事兴”,都寄托着人类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充分说明“和”、“合”理想代表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从构建社会政治文明来看,“和”、“合”文化的核心就是稳定和秩序。《吕氏春秋》说:“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因此,治理国家必须“法”、“德”并举。即所谓“治国无法则乱”,强调“以德得民心”。“法”的功能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德”的功能在于调解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关系。

  从和平统一的需要来看,“和”、“合”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多民族的“大一统”理念起源于战国后期,成熟于秦汉两代。孟子就提出了“定于一”的构想,认为由封建割据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吕氏春秋》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认为“天地不能二,而况于人类乎?人之与天地也同”。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0月12日 第七版)

  作者:刘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