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与时俱进话全运(全运会纵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4:5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开栏的话

  今天,第十届全运会将在南京开幕。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全运会纵横系列报道,将从历史沿革、办赛模式、项目布局、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与北京奥运会的衔接、改革举措、

赛风赛纪等多个角度,对全运会进行全方位解读。敬请关注。

  9月19日,在十运会组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发问,近来一些媒体和网站发表言论,称全运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机会的增多,全运会是否已经没有举办的必要?

  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对此的回应是:“我不赞同全运会是计划经济产物这一说法。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于我们的体育有举国体制的保证。这一制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全运会检验了运动员的训练成绩,为祖国输送了优秀的运动员。”

  从1959年到2005年,全运会已经办到了第十届。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今天,全运会的价值和作用究竟何在?人们何以对这个曾经备受关注和好评的大型赛事议论纷纷?

  顺应特定历史年代体育发展潮流的产物

  曾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的张彩珍回忆说,1952年夏秋,新中国第一次派出选手参加在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十五届奥运会。目睹美国和苏联运动员大把摘金夺银的情景,时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长的荣高棠在回国后,即上书中央提出建议。经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批阅后,分管体育事务的政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很快作出批示,要求着手做好5件事情:成立国家体委,选拔运动员,兴建体育场,开办体育院校,举行全运会。

  1956年,国家体委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竞赛制度的暂行规定》(草案)中首次提出“全国设综合性运动会,每4年举行一次”。1958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家体委党组关于《体育运动十年规划》的报告,明确指出“为庆祝建国十周年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将推动我国体育运动进一步发展,对国际上也有很大意义,因此必须开好”。

  1959年9月,首届全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直到1979年举行第四届全运会,这20年当中,“北京———工人体育场———全运会”成为全国体育界具有标志性的记载。在一代运动员心中,能到北京参加全运会,在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是幸福难忘的记忆。客观地讲,全运会的创办明显带有那个时代的历史印记,但不等于某种经济体制的产物。

  曾经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何振梁认为,是否举办全运会与我国参加国际体育比赛机会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举办国家运动会在国际范围内并非中国独有。多数东欧国家的全运会以苏联斯巴达克运动会最为典型,日本每年都要举行大众参与的国民体育大会,许多国家根据国情举办有传统的全国运动会。

  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舞台而获大发展

  毋庸置疑,竞技体育对于振奋民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特殊作用。这一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举行的第五到第八届全运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新中国从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摘掉“东亚病夫”帽子的时代进入到奥运会第二集团前列,乒乓球、体操、跳水、举重、射击等多项体育项目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体坛成为具有强大影响的力量。在此过程中,全运会是“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口号最有代表性的舞台。没有人能否认,全运会曾为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今天,全运会办到了第十届。全运会已不再是选拔、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和演练队伍的唯一舞台。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必导致利益多元化,单纯运用行政手段征调运动员集训参赛的办法也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全运会的质疑之声出现了。46年之后,有人提出了“全运会何去何从”的疑问。

  正视问题破解难题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应当说,全运会之惑的本质,正是传统体育管理体制在新的环境下出现的部分失衡。我们不能因为这项赛事对提高中国竞技水平功不可没而忽视问题的存在,惟有与时俱进,应对挑战方为正途。

  近几届全运会,国家体育总局不断推出人才交流、协议记分和项目设置靠近奥运会、奥运会成绩带入全运会等改革举措,目的正在于调整中央与地方、体育发达地区与弱势地区、东部与西部等各方面发展竞技体育的积极性,鼓励多种形式的投入,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这些尝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也引发出新的矛盾。

  十运会先期进行的决赛中出现不和谐因素,成为一些媒体和网络评论认为全运会没有举办必要的依据。刘鹏认为,力抓赛风赛纪,对出现问题的运动员和裁判做出严厉处罚,就是为了确保十运会顺利进行。显然,没有全运会这种形式,不等于就没有假球、黑哨、服药,如果以为是全运会使之加剧,也不能令人信服,恰恰是全运会对这些丑恶现象监督和打击最为严厉。

  据统计,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当中只有5%的选手有参加奥运会的机会,95%的运动员都将全运会视为自己运动生涯追求的顶点。从1987年开始,一些由全运会走向奥运会和世界赛场领奖台的运动员在扬名国际赛场后重新回到全运会,接受新人挑战,他们在提升全运会整体水平的同时,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练兵”转变为国内竞争,对打好2008年奥运会乃至未来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超过百枚奥运会金牌的大国,全运会理应竞争激烈,精彩纷呈。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12日 第十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