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焕发新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5: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南京焕发新姿(图)
本报记者 申琳

  金秋时节,踏着十运的鼓点走进南京,扑面而来的是这个城市焕然一新的容颜。

  秦淮河、石头城、长干里;桨声灯影、杏花烟雨、六朝旧事……历史上江南的名胜,以及风花雪月的美丽传说总是让人想到了古“金陵”的丰韵。今天,以外秦淮为界:向东,人们欣喜地看到南京古都风貌正在迅速恢复;向西,人们惊讶地发现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正在悄然崛起。

  秦淮河畔:

  六朝古都的历史风韵

  秦淮河,一条曾经浮动着桨声灯影、吸引着文人雅士的河流,曾经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带历史文化长廊。然而数十年来,水体的严重污染,沿河两岸连绵的棚户、成堆的垃圾使得秦淮河变成一条既脏且乱又差的臭水沟。

  2002年,南京市启动“建设新南京,迎接十运会”新一轮城市建设。当年底,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要让秦淮河变成美丽的河、流动的河、繁华的河”,南京市的决策者为秦淮河治理定下了目标。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南京市在外秦淮河上截流城市排污口550个,铺设污水截流管道25公里;搬迁工企单位97家,拆迁居民4356户;维修沿线明城墙,改造新沿线房屋,建设旅游新景观……南京市不惜斥巨资整治环境、引长江水入秦淮,使得秦淮河的水重新流动起来。

  2005年9月3日,秦淮河上的画舫开始试航。许多欣喜的南京人举家登舟,体味桨声灯影的历史风情:俯看水中,是碧波荡漾、灯影浮动、一带清流;远眺两岸,是绿柳拂堤、高楼林立、灯火绵延;闭目倾听,是丝竹缭绕、歌声悠扬、笑语喧哗……南京人笑谈:今日泛舟秦淮,“不知今昔何昔”!

  从西水关到武定门,傍依着潺潺流淌的秦淮河的,是逶迤4500米的明城墙。城墙下,东西干长巷当年密密匝匝的棚户区已经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绿地和市民公园。“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如今,“两小无猜”的景观和“牧童遥指”、“南都繁会石刻”景观一起,构成了明城墙下、秦淮河畔一道亮丽的历史风情画卷。

  在南京市近25公里长的明城墙下,近年逐步逐段实施了城墙维修和环境综合整治:台城、月牙湖、中山门、东水关、鬼脸城……3年时间,南京市明城墙构成了一条环城绿化带,南京市的生态环境和视觉景观随之大为改善。今后两年,白鹭洲公园、半山园、琵琶湖等地段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将陆续完成,南京市规划的明城墙风光带将成为串起无数历史文化珍珠的闪光项链。

  在南京市的老城区,历史风貌区的挖掘修复工作正在全面展开:静海寺、天妃宫历史景区基本建成;朝天宫、大报恩寺、江宁织造府等历史文化项目加速推进;郑和宝船遗址公园已全面建成……另外一些区域的发展也已规划到位:夫子庙地区将建成传统文化街区、朝天宫地区将建成六朝风貌区、天王府和原总统府将建成清代及民国风貌区……

  河西新城:

  繁华都市的现代文明

  连绵的明城墙,圈住了50多平方公里的南京老城区。弹丸之地,生活着150万居民,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3万人。每到上下班高峰时分,站在老城区的大街上放眼望去,满街的车辆、满眼的人群,再就是窄窄街道上方一线的天空。

  为了拓展城市空间,疏散老城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南京以十运会为契机,在2002年启动了河西新城区的建设。

  这是南京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规划完备后再建设的城区,它集商务、文化、体育、旅游、居住为一体,提出要铸造传统人文脉络和未来生活品质互补的理想城市空间。3年时间,外秦淮河以西、长江以东的这片曾经是低矮民房与简易厂房错杂的江滩地没了踪影,一个街道整齐划一,功能区科学分布的新城区已经渐具规模。

  秋日的阳光下,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馆的两条鲜红飘带衬着蓝天白云,宏伟中透着灵动和飘逸。绿树、芳草、喷泉……坐落在这美丽环境中的是6万人的体育场、5万平方米的体育馆、3万平方米的游泳馆、21个场地的网球中心。“一场4馆”,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南京新城区以奥体中心为“核”,附近建设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初步形成了一个文化体育的城市板块。

  站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前面向东眺望,十几栋建设中的高层建筑一字排开,长达1公里有余,这是建设中的中央商务区板块。这个中央商务区总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集中了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大公司总部等,目前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落实在这里投资。

  在南京新城区滨江大道驱车行来,大道以西夹江以东的狭长地带上连绵的绿色逼人眼目:绿博园内会聚了全国各地珍贵的苗木花卉、滨江公园遍植下各色草木林莽……昔日2200亩的江滩沼泽地,织就了一条长达15公里的秀丽景色的滨江风光带……

  目前,南京新城区内根据“亲水、阳光、空气、绿地”理念建设的新型住宅区板块,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公共配套板块正在加速建设。2006年上半年,这里将迎来第一个入住高峰,10万南京市民将跨过秦淮河喜迁新居。

  夜幕降临、秋风渐起,秦淮河上的灯影随波荡漾,明亮中透着迷离,让人分不清是河东老城亭台上的灯火,还是河西新城高楼上的灯光。问画舫里睡意蒙眬的南京人,得到的回答是:“分清这些干什么,河东、河西还不都是现在的南京!”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12日 第十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